因为桃里的那一番话,王老太一把年纪了,还被罚晚上没饭吃。
又是被自家丈夫训了一顿,一张老脸通红。
而对于挖井的事,王老太一家是极其不情愿的,当时王老太也是那些多话的妇人之一。
只是再不情愿,也都只能憋回去了。
如今这井挖得很大很深,也方便了村里的人用水。
之前觉得浪费钱浪费力气,现在看来倒是村长和族老有远见。
天气下雨的次数变少了,都只能自己挑水去灌溉,多费点力气,想收成好一些。
时间过了半个多月,朝廷派的钦差也来了。
这趟差事可不好做,涉及到怪力乱神的事情,只能多处打听。
县令带他去看了山上的天迹,那些痕迹也足以说明。再者,还有旱雷劈掉奸商招牌的事情。
这些事情说是玄乎,可又不得不让人信服。
不过这个钦差也是个有脑子的,还专门带了有看水利以及天气经验的人,在看了附近一带的河水、土地、天气等,也给出了天有异象的说法。
这下子,钦差也不敢耽误了,先行上了折子回京城,也匆匆赶路回京城,不敢耽搁。
只是此事确实不好办,拿到上朝商议时,也没人能给出个说法。
连求雨都说了出来,只是历来旱灾,求雨根本没有本点用。
最后也只能先出了应对旱情的法子,争取能让百姓度过此次天灾。
同时,也派人四处警告,哄抬物价者,直接捉拿。
因朝廷的话,百姓这下子是确信有旱情了,都买了不少大水缸来防备。
几个月后,旱灾是越来越明显了。
太阳猛烈,空气干燥,地里的土也有干裂的迹象,河里水也快干了,靠着从山上流下的溪水,也只是杯水车薪。
也幸亏井水还有,倒是让人心安不少。
不过村长已经下令,也派人专业守着井,每户每天只能挑两担水,可不能把井水也弄干涸了。
桃里现在心里也不慌,反正有吃有喝的,只要熬过去,就好了。
水用少点,日子也能过。不过有些地方确实干旱得不行了,已经有举家搬迁的。
朝廷事先有了准备,已让不少没有灾情或者受灾轻些的地方,接纳流民。
也划拨了不少士兵,算是去震慑,以防有流民趁乱抢砸。
不过有很多人,并没有准备,总想着旱灾不过是流言,而且又想着靠别人接济,因此根本没有想过要多囤粮,每天该吃吃该喝喝,丝毫没有准备。
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王老太一家。
一家子人多,也没有想要分家,都只想着自己小家,如何能没有摩擦。
现在旱灾一来,倒是开始心慌了。
便开始到每家每户去哭穷,想让对方给自己接济一下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