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与贵霜,双方正在血战。
战的天昏地暗, 血流成河。
克里木早就不知道指挥多少次部队抵抗了。
这样的战斗十分消磨人的心智,也消磨斗志,任谁知道是必死的结局,也不会坦然面对。
但,靠着汉军支援的武器,和装备,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进进攻。
实际上,李武对现在的战况很不满意,为什么说不满意呢?他觉得没有消耗掉匈奴的有生力量。
贵霜与匈奴打的火热,但是还不够。
差的还远。
匈奴可战的人,最少有二十万,不消灭到十万左右,李武绝对不会出击的。
贵霜有三十万,最少也得消磨到一半的数字。
如此的战损,两边战士的意志才会崩塌。
那时候注定是事半功倍。
最重要的是,李武想封侯啊,而封侯,就得有灭国的功劳,这是李凌封侯之后形成的潜规则了。
不灭一国,。都不好意思说封侯二字,就算是给你,你也不好意思要。
别人看你的表情都不对。
但,现在开战的除了板上钉钉的史玉,就得看西线的战场了,也就是这里。
史玉那,是个长期任务,更何况,史玉本身已经位列三公,当朝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了,这个封侯只是锦上添花。
可他李武不一样呀,他还年轻,他还有梦想啊。
所以,这次拿到驰援匈奴的任务的时候,心中早就起了心思了。
李武心不在焉的听着斥候的汇报,显然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嘴里轻声嘟囔着:
“打啊,打的再狠一点啊,不然本将怎么收拾残局啊!”
斥候听完满脸的无奈。
冷兮兮的,人家打的热火朝天,你还嫌人家打的不够惨?
这都什么人啊。
李武烦躁的摆摆手:
“去吧,去吧,再探再报!”
斥候无奈的走了。
随后监军就进来了,看着李武的样子,难道是战事不好?
急忙问道:
“将军,可是匈奴那面出问题了?”
他以为匈奴扛不住了。
毕竟在来之前他已经了解到,贵霜也是个大帝国,实力很强大。
哪知道李武长吁短叹的说道:
“匈奴没出事儿,打的太好了。贵霜登不上城墙啊!”
“哎,也不知是哪个孙子出的主意,军售给匈奴,让匈奴这么抗揍了。”
李武的长吁短叹,却让监军的脸拉下来了:
“李将军!慎言!你不知道军售计划是由太子殿下亲自签发的命令吗?你这是在质疑太子殿下的决定吗?”
神色严肃无比。
目光中带着浓浓的审视。
瞬间,李武察觉自己的失言,将赔笑解释道:
“那个,监军,监军啊,老李就是说顺嘴了,绝无半点埋怨太子殿下的意思啊。”
“天地可以为鉴啊。”
差点犯了大错。
仗打的好坏先不说,但是站位一定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