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对于这群人的态度也是十分的满意。
拿着原材料一步一步的教,他也是第一次做也不一定能保证做出合格的纸张。
但是他是胶东王啊,只负责教会他们方法就行了,材料配比那是匠人们考虑的事儿。
其实造纸也比较简单。
总的步骤就是分为四大步骤:
第一就是分离原材料。
第二就是打浆。
第三是捞纸。
第四就是烘干。
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太容易,就拿第一步原材料来说,如若纸浆中纤维缺乏必要的柔韧性,纤维与纤维间的结合力还不够理想,造出的纸张会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强度低。
这就要求要有严格的配比和精湛的工艺才能做出一款好的纸张。
而后续的步骤更是需要放一些比如芦苇的浆水啊,淀粉糊剂啊或者杨桃藤、黄蜀葵等浸出液常做施胶剂,这样才能让纸张更均匀有韧性。
最后还需要通过石灰水浸泡,纸浆与石灰结合形成了碳酸钙附着在竹纤维上,经过氧化之后,钙与氧就形成了结晶体,会让纸面产生光泽。所以这种纸哪怕经过若干年氧化,依旧可以做到摩擦不破,百褶无痕。
但是还是那句话怎么配比是重要的问题。
当刘进从工坊出来的时候,工坊里已经展开了不少的讨论的声音了,这是个好现象。
对此刘进很欣慰。
“殿下,有过往的商队想进城休息,咱们怎么办?”
心情大好的刘进听到张绵的汇报,笑着道
“以前怎么办的?”
张绵没有丝毫的犹豫道:
“以前就是直接放他们进城,进城他们也会摆摊向城内的居民卖一些新奇玩意。但他们最终的目标是关内的大城市,比如长安城,在这也不会逗留太久。”
刘进还在那等着呢,但是张绵却不说话了。
刘进错愕的道:
“没了?”
张绵疑惑的道:
“就这样啊。”
刘进拍拍额头:
“怎么说你好啊,空坐宝山啊。”
张绵不懂,挠挠后脑勺,咋最近殿下说得话越来越深奥听不懂了。
人家进城休息,卖些自己带的商品,然后买一些路上吃喝用的,这不是很正常吗?
怎么就又不对了?
刘进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对着张绵道:
“我之前在龟兹国怎么说的?我不是说要收税吗?人家龟兹国都交税,过往的商队你收税合适吗?”
他就不合理啊,必须得收税啊。
这时候敢来回跑商队的人,不论是汉人还是外国人那都是富的流油,而且胆子大的。
这层皮自己不扒下来建设一下西域对得起谁啊?
“可是,殿下, 人家就是进城买点东西,咱们怎么跟人家收税啊,而且也没有由头啊。”
张绵年轻的小脸蛋都快皱到了一起了。
收税你得有个由头啊。
再说轮台也需要这些人来买卖啊,很多稀奇的玩意儿都是这么来的。
自己收税不会把这些商人吓跑了吗?
刘进看着么有经济头脑的张绵摇摇头:
“怎么没有由头啊?人家去我们大汉做生意,我们不得保证人家商队的安全啊?他们赚了咱们大汉的钱,咱们还保证了他们的安全,收点过路费,哦不,应该是收点税没问题吧?毕竟咱们的军队也需要花销维护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