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叔,我来了”。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听这嘹亮的声音就知道是楼玉梅。
楼玉梅路上遇到去叫人的石英,石英告诉楼玉梅自己的小叔在家要做新的吃食。
听到石菖蒲要做好吃的,立马往石家跑,都不跟着石英去楼玉玲家。
拔腿就跑,跑到石家院子门外就大声叫起来了,后进入石家,直接冲向厨房。
在厨房里做准备的一行人被楼玉梅突如其来的一嗓子给吓得不轻。
“石叔做什么好吃的呀”,楼玉梅在厨房左右瞧瞧,就只看见靠厨房门右边的石案上有一大坨面团。
这个石案是石菖蒲找楼家吾帮忙,在烂果林里打磨的石板,用来做面食案板。
“只有这个呀”!,楼玉梅有些失望,以为石英说的好吃的是什么,还是面团。
都连吃5天,及时石菖蒲做得在好吃,楼玉梅现在都不想吃了。
“咦,玉梅姐你怎么来了”,摘一颗白菜回来的石韦见楼玉梅站在石案前,盯着面团看,好像要看穿面团,脸上的表情丰富,不停的变。
“我怎么就不能来了”,楼玉梅就不爱听石韦的话,什么叫我不能来。
“我不是这个意思”,石韦立马解释到,就怕楼玉梅误会,自己不喜欢她来我家,不然自己少不了好果子吃。
“那你什么意思”,楼玉梅歪着脑袋看石韦如何说出话来。
“我…我……”,石韦无语了,才想起不要和女人讲道理。
“行了,既然都来了,玉梅也来帮忙。石韦,你把白菜洗干净剁馅”,石菖蒲见这样在下去,石韦无话可说,就转移话题。
石韦想起来:“陷要加辣椒吗”?
石菖蒲回答:“加”。
不加辣椒食之无味,现在大家都适应了辣椒,吃饭不加辣椒,吃肉都不香。
看着石菖蒲剁白菜调馅,楼玉梅就知道要做什么。
“啊,又吃包子呀”。
“放心,此包子非彼包子,保证很好吃”,石菖蒲见楼玉梅一脸苦瓜脸。
楼玉梅被石英邀请来家里吃饭,已经连续5天,每天不是包子就馒头。
兄弟有难同当,更何况两人还好姐妹。
美名其曰好姐妹有东西一起分享。
于是楼玉梅被好姐妹石韦抓来,一起吃馒头和包子。
吃5四天后,楼玉梅真的受不了,见到石英就躲。
刚才要不是看见石英火急火燎跑去楼玉玲家,以为出来什么事,楼玉梅才不会主动给石英打招呼。
楼玉梅知道石家和楼玉玲家合伙做吃食生意,用来买的,肯定是新型吃食。
楼玉梅知道又要做好吃的东西,作为吃货的自己怎能错过。
没想到来了以后还是做包子,馒头。
“我回来了”,石英拉着楼玉玲回来。
见人都到齐了,花椒安排任务。
“玉玲和金蝉你们包包子,我和石英还有玉梅做馒头”。
大家洗手,楼玉玲熟悉的将面团分成两坨。
楼玉玲在家里经常帮楼玉林干活,做面食的手艺不错。
因此做包子的技术活就交给楼玉玲,而石英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老爷,你要的蒸笼洗干净了”,刘婶将两个蒸笼洗干净,放在石案上。
烂果林靠水一面有座竹林,村民经常砍竹编簸箕等。
石菖蒲的蒸笼就竹子编的。
半个小时后,两蒸笼全部上锅。
“好了没有”,石英催出道。
就想知道石菖蒲说得比以前吃的馒头包子有何不同。
“好了”,石菖蒲揭开盖子,一股白色的热气冒出来,等雾气消失,一个白白胖胖的馒头出现在大家眼前。
“成功了”,石菖蒲。
“好大呀”,楼玉玲。
刚才在蒸笼的馒头只是一小坨,现在蒸出来的馒头变的又大又白。
“好白呀”,石韦。
石菖蒲用筷子给大家一人夹了一个馒头,“小心烫”。
“哇,好吃,好烫”,楼玉梅。
楼玉玲说道:“又泡又软”。
石英说道:“有甜味,好吃”。
石韦说道:“总算不要吃那个毫无口感的馒头,呜呜……”
大家顾不得馒头的烫,三下五除二的吃完一个馒头。
“成功了”,石菖蒲尝了一口之后,就是这种味道,真的高兴,以后家里的进项会更好,谁吃过老面馒头之后,再也不会吃那死面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