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晋江城。
皇宫泰成殿。
泰成殿是当今圣上项知春处理政事的地方,本应该是金碧辉煌,可是里面只有简单的办公用品,简陋,比不上富豪人家的书房。
因为,在开国皇帝穷兵黩武,使得大夏千疮百孔,内忧外患。
所以年仅十五的太子项知春继任大统,以身作则,缩减宫中用度。
年轻的大夏朝,遇上年轻的帝王,江山百姓,百废待兴。
在位十年,皇帝实行仁政,屯兵助田,减免赋税,减轻徭役。
他力挽狂澜,让建国初期的盗匪横行,民不聊生局面得以改变,使得百姓有家回,有地耕。
近五年来,国家休养生息,国库有少许余粮,可这些还不够,项知春希望的是大夏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早上,项知春收到项知秋奏章,开心的大笑道:“好,好,好,天佑我大夏。”
项知春的笑声传到门外来送莲子羹的皇后冯梅。
“奴才见过皇后娘娘”,眼尖的大内总管谯城看见皇后娘娘冯梅进来,赶紧行礼。
皇后冯梅与皇帝项知春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经历了无数次困难,度过多少次生死攸关。
冯梅的眼光,见识可谓天下少见,多少次给皇帝项知春提供实质性的建议,有时候也指正了项知春的错误。
大夏开国皇帝项金第一次见到冯梅时见喜欢的不行,直接就封为太子妃。
在项金临终前告诉项知春要善待冯梅,他能坐上至尊之位,有一半是冯梅功劳。
最开始,项金指名儿子项知春娶冯梅,他可是一百个不愿意。
由开始对冯梅的厌恶,到经历很多事后,对冯梅依赖,刻骨铭心的爱,到最后一刻也能离开她。
项知春继承大统,不顾自己母亲的反对,以已故父亲为自己选的太子妃为由立商贾出身的冯梅为皇后。
冯梅因为身份太后不喜欢,太后喜欢的辜书梅。
她是项知春的表妹,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本以为就这样到老,可是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完美。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两人一比较,辜书梅为人处世,眼界,见识不如冯梅,不得皇帝喜爱,因而立为贤妃。
当年,石斛第一眼见冯梅,说她是一个有智慧的女人,跟冯梅接触过的人都觉得石斛的评价很中肯。
无论生活或政事上,冯梅都能给皇帝和文武百官提出意想不到的意见,深受百官爱戴。
因此皇帝项知春给了冯梅可以随意出入泰成殿的权力。
冯梅和项知春做了十多年的夫妻,直到他登基以来,为了国家百姓,寝食难安已经很久没见过项知春开心的笑过了。
有多久,冯梅也记不清了。
听到爽朗的笑声,冯梅自己脸上也不自觉的洋溢着笑容,也跟着他开心起来。
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他的悲伤为自己的悲伤。
“皇上因何事高兴。”
项知春高兴的拉过冯梅的手,让冯梅坐到身边,调皮的说:“你猜”。
冯梅配合项知春也调皮的咬着手指头说:“贤妃有身孕了。”
贤妃辜书梅一直没有怀孕。
项知春摇头道:“你在猜。”
冯梅说:“须弥学业进步了。”
项须弥是项知春和冯梅的儿子,一出生就封为太子。
项知春还是摇头说:“不是”。
冯梅说:“不猜了,来把莲子羹吃了,凉了不好吃。”
“不嘛,你猜嘛”,项知春见冯梅不猜了,就撒娇,拉着冯梅的手臂瑶瑶。
一旁伺候的大总管谯城和冯梅的贴身宫女宫爽两人侧身,见怪不怪了,已经习惯了。
“皇上你饶了臣妾吧,实在是猜不出来。”冯梅抱住项知春的脖子坐到大腿上撒娇。
如果让外人见到,原来你们是这样的帝王帝后,说好的帝王之尊,说好的帝后之容了。
谯城总管见时间不早了提醒道:“皇上,快到上朝的时间。”
二人见时间不早了就此打住。
冯梅说:“阿爽,莲子羹。”
宫女宫爽将莲子羹放在玉案上说:“皇上,这是皇后娘娘亲手煮的。”
项知春端起来用勺子吃了一口,心情就更愉悦了,说道:“还皇后做的莲子羹味道合朕的胃口,谯城把皇姐送来的奏章,让皇后也瞧瞧 ,我因何事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