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发短信一样。
只是这短信太贵,一条就要五千积分。
如果不是有一百多倭寇在面前兜底,沈墨也不敢这么挥霍。
狼山的森林中,五百名扬州卫军士向着沈墨提供的位置急行军。
半个时辰之后,在二道岭山脊与沈墨汇合。
扬州卫军士们活见鬼似的打量着沈墨。
倭寇藏的这么隐蔽,海巡营今天早上才到通知,怎么找到的?
沈墨建议军士们先休息一下。
他们却不肯听,倭寇在他们眼里就是军功。
南方不像北方,偶尔还能与鞑靼、瓦剌碰一碰,有机会建功立业。
南方军部打从大明建国后,就没怎么打过仗。
现在都是洪武十六年了,当初打过建国战争的军士们要么升了官,要么归乡养老去了。
现在扬州卫军营里的兵,都是轮流值岗、屯田。种地的时间比操练的时间都久。
天天听经历过建国战争的军官们讲述,当年追随皇帝南征北战多么多么威风。
整的这些没打过仗的军士一听说有仗打,都恨不得嗷嗷叫着往前冲。
沈墨不懂军事,也不知道怎么带兵打仗。
只能再三提醒带队的军将,千万不要轻敌。
五百名军士由一位姓孙的副将率领,沈墨说的话全被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压根没往心里去。
开什么玩笑,五百明军打一百五十倭寇,还是偷袭。
闭着眼睛打都不会输好吗?
一刻钟后,军士们对驻扎营地完成了包围。
所谓的驻扎营地就是山坡上一小片被清理出来的空地。
倭寇们就地取材,用木头和树枝处搭建了许多矮棚。
沈墨混在军士之中,准备用一阳指和庖丁刀法砍两个倭寇出出气。
万紫鳞紧紧地跟在沈墨身旁,左手瓶瓶罐罐、右手毒针一大把,保护沈墨安全。
孙副将一声令下,五百军士嗷嗷叫着冲向山坡下的倭寇。
把沈墨给气的呀!
妈的!
老子这个外行都知道摸到近处再搞,你们喊什么?
给倭寇充分的拔刀时间吗?
倭寇从矮棚里跳出来,用极短的时间就结成了战阵。
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倭寇充当前锋和后卫,中间的强弱相杂。
双方先是互相射了一波弓箭。
倭寇用矮棚做掩体,明军躲在树后面,谁也没讨到便宜。
所以接下来,展开了白刃战。
短兵相接,一瞬间扬州卫军士们就吃了个大亏。
扬州卫军士久疏战阵,大部分时间都在种地,倭寇从小在战争中长大,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倭寇的武器精良,太刀锋利。明军的木杆长枪刺过去,轻易就被砍断了枪头,变成了木棍。
明军战刀的长度、坚韧程度和灵便性又不如太刀。
双方兵刃相互碰撞几次,明军刀就折了。
一个照面下来,明军阵亡了三十多人。
反观倭寇,只死掉了八个。
如果是人数对等的情况下,这样的伤亡比例绝对会让明军出现逃兵。
孙副将大吼,“首战不可退!”
然后身先士卒地再次发起冲锋。
沈墨捡起一把断刀,抡圆了膀子,以千斤巨力砸向倭寇中铠甲最精良、美观的那个。
通常情况下,装备最骚的一定就是头领!
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