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王清婉带着村民们种辣椒、养稻花鱼挣了不少银子。
好些人家,一年挣了好多年才能挣到的银子,此刻见了王清婉,那真是比见了天上的仙女还高兴。
村长知道王清婉回来了,赶紧吩咐村子里的乡亲们杀猪宰牛,流水席这就开始了。
王清婉也被邀请去了,她自然没有不应的。
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饭,又同村长说了她近期会住在王家小院。
还透露出再过不久自己就要回京城了,希望村子里的人帮她保守秘密,至于辣椒那些东西,还是按原来的规矩收。
村长一听生意没断,不过是这点儿小事,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回去就让自己婆娘和两个儿子去同村子里的人说,让他们别去打扰王姑娘,免得影响了人家的心情。
大家都很识趣,谁会跟钱过不去呢,村长竟然已经发话了。
那必然是因为王姑娘说了,没看见村长刚从王姑娘那里回来嘛。
果然,王清婉回来了几日,村民都安静得很,王清婉见效果不错,也很开心。
大概在王家村住了十来日,这一日,周裕远远见数十辆精美的马车正向村子里驶去。
赶紧吩咐一个脚程快的汉子,回去告诉了王清婉这个消息。
原本王家小院的其他丫鬟、婆子、小厮、护卫都被她老早就安置到了她买的山上。
所以此时,王家小院里只有王清婉和小月在。
王清婉的那些个好东西自然都没有带回来。
京城来的人,她是一样也不会让他们知道她的秘密的。
那些产业都是她的底牌,身上唯一也就带了郑望舒给的那块玉佩。
没办法,那玉佩要是不带在身边,她怕到时候人家五皇子不高兴。
而且这也是极好的一个护身符,不是吗?
果然,王清婉这边刚得了消息没一会儿,就听到了马鸣声。
接着听到了一个中年妇人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二姑娘,二姑娘可在?老奴来接姑娘回京了。”
王清婉示意小月去开门,她仍然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喝着茶。
小月打开了门,只见来人约莫三四十岁左右,穿着一身暗红色的锦缎衣裳,脸色红润,脸上带着笑意。
小月疑惑地问道:“你是?”
那妇人闻言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回答:“我是夫人身边的刘嬷嬷,你就是二姑娘身边的小月吧?”
小月毕恭毕敬地将人请进了院子。刘嬷嬷眼尖,一眼就看见了王清婉。
什么也不说,直接跪在王清婉面前道:“见过二姑娘,二姑娘受苦了。夫人对二姑娘那是日思夜想,这才让老奴来接姑娘回府。”
王清婉看到她这副做派,恶心的想吐。脸上却笑着说:“多谢夫人还惦记着我,我这地方小就不请嬷嬷坐了。”
说完也不说愿不愿意,自顾自的喝起茶来,把刘嬷嬷晾在了一边。
这刘嬷嬷哪里想到会这样,她原本以为她只要把刚才的话一说,这二姑娘就得屁颠屁颠的跟她回去了。
哪成想,人家压根不接话,把她晾在了这里,真真是不晓得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