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婉刚扎完马步,赵大叔就把一千捆的稻草送来了。家里的丫鬟婆子们都动了起来,王清婉也没闲着,她把昨日做的肥皂都用刀分成大小均匀的块状,然后用从陈掌柜那里带回来的油纸将肥皂一块块包好。
等稻草都烧好后,许林也把猪板油买回来了,赵嬷嬷领着几个小丫鬟去厨房炼油,几个护卫由云墨指挥怎么制作肥皂。金嬷嬷则和小月一起拿着脏衣裳去不远处的小河边清洗干净。“嬷嬷,等会,我去拿一块肥皂来。”
金嬷嬷不像小月,她是第一次用肥皂,摸着这细腻的触感,怎么都不像是用猪油做出来的。不过,效果确实相当不错,金嬷嬷用了一下,忍不住赞叹道:“这东西,当真不错!”
小河边洗衣裳的妇人看到金嬷嬷用的肥皂忍不住问道:“这位婶子,你用的是什么东西呀?我看着怪好用的!”
“这是我家姑娘做出来的好东西,不过我不方便告诉你们。”金嬷嬷笑着回了一句。
等金嬷嬷她们一走,其他妇人七嘴八舌道:“不过是个下人,狂什么狂?”
“这王姑娘也是个能人,我刚看那婆子用那东西一会儿就把衣裳都洗好了。”
“说的也是,人家王姑娘不差钱,没准是府城里的好物件,咱们乡下人也买不着!”
赵大叔大张旗鼓地收稻草,村里人都知道了,纷纷跑到赵大叔家去问他。“赵老哥,你家收这么多稻草是干嘛用的呀?”
“我也是帮人收的,我也不知道用来干什么。”赵大叔实诚地说道。
“管他用来干什么,咱们能挣到钱不就行了!”一个圆圆脸的妇人道。
“那也是,那也是,往年都把稻草做了底肥,可惜了,一捆能卖两文呢。”其他妇人附和道。
“赵老汉,不是我说你,你也不怕那个王姑娘付不起银子,要我说呀,这稻草能有什么用,别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啊。”住在村口的王林媳妇不阴不阳地说着。
“可得了吧,刘氏,少在这里假惺惺地,别人不知道你,我还不知道你!净干些挑拨离间的破事,你卖不卖,不卖就给我走!”李氏也不是个吃素的回嘴道。
“李婶子,消消气,刘氏不卖其他人还要卖呢。” “对对对,刘氏,你不卖就走远些,又不是逼着你卖稻草。”其他人附和道。
“哼,李氏,你算个什么东西,到时候被骗了,别找我们哭!”刘氏见大家都不帮她说话,撂下一句狠话,气呼呼地走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些个聪明的小妇人,边卖边问李氏道:“李婶子,我娘家哥哥,家里也有不少的稻草,明儿个还收不收呀?”
“收,明日少说也得收一千捆,王树媳妇,你可以去告诉你家哥哥,让他拉来我家卖给我。”
李氏乐呵呵地和大家说道:“大伙,可以去告诉家里有亲戚好友,我这每天都收一千捆稻草。不过大家伙,最好早些告诉自家人,免得到时候王姑娘不收了,这钱咱们可是赚不到了。”
“是这个理儿,等会我就回娘家一趟。”
“是嘞,机会咱得抓住。”三三两两地妇人附和着。
不得不说王家村的风气还是不错的,虽然也有像刘氏那样的浑人,但大多数都是不错的,再加上有钱挣,谁还不想多挣几个钱呢。
“小月,你去叫金嬷嬷来一趟,我有事找她说。”
金嬷嬷一进屋子就看见自家姑娘正慵懒地躺在小榻上,手上还拿着一本游记。“姑娘,您找奴婢可是有事?”
王清婉轻轻坐了起来,将书放在一边,喝了一口茶才开口道:“嬷嬷先坐吧,之前听闻嬷嬷早年也是一个绣娘,想跟嬷嬷讨教一二。”
“原是如此,奴婢原先在府里跟一个绣娘学过几手苏绣,姑娘要是想学,奴婢这就教您。”
王清婉笑着说道:“嬷嬷莫急,绣活这事,我也就随意说说,主要是想让您教教小月、红杏和画心,看看谁有天赋,跟您学一些,以后我的衣裳就可以让她们做了。”
金嬷嬷弦音知雅意,点头说道:“好,这事就包在奴婢身上了,明日奴婢就跟许林去县里买些针线回来,给姑娘练练手。”
“如此甚好!” 王清婉心情颇好地喝了一大口茶。唉,这茶水当真不太行。咦,对了,我空间里有茶树,今晚去摘些茶叶,炒点绿茶来喝。
晚上进入空间,王清婉先去茶树那默念:把嫩叶都摘下来。然后把嫩叶都清洗了一遍,将茶叶放在一旁晾着,她又去种了一亩的香料。
炒绿茶的工序并不是特别复杂,要说王清婉怎么会炒茶,这全拜她爷爷所赐。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茶农,不仅会采茶还会制茶呢。
她幼年时,耳濡目染,加上爸爸也很爱喝茶,倒是让她知道了怎么制茶。
王清婉边炒茶边嘟囔道:“空间里的龙井便宜我了!随我怎么折腾,要是爷爷看了得心疼死,哈哈哈哈!”
炒了一会儿,茶叶就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茶香,王清婉快速地将茶叶盛出来,放在了一旁的簸箕上。接着把锅清洗一遍再加入茶叶炒一会儿,然后将茶叶放在簸箕上反复揉捻,最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等王清婉炒好茶后,她来到田里,今天她打算再种上一些玫瑰花和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