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家屋里琐碎活,李红梅刚干完。
带老人到自己家,她再去张千家帮灶。
何宁开车子停到了大门口。
李红梅脸上笑。
“宁子,你待你姐家没事,你爷爷在我屋里睡一晚。”
“姑姑,张老师家很忙,要用车,我不能待一晚上不回来。”
张家大表婶到门口,掏十块钱买一些急用零碎。
何宁给她取东西,问大表婶。
“今晚吃饭的人很多了吧,杀了猪有了肉,村里人都跑你家去了。”
大表婶笑里有一丝疲倦。
“人多呢,都来长面,宁子,带你姑姑也来吃长面。”
何宁安顿好家里,门口的隔间一锁,大门一锁,爷爷扶出院子。
“老头儿,赵老汉李老汉张老汉都在张千家玩呢,把你加上玩牛九牌。”
爷爷坐车座子上,何宁抱儿子一样抱着他开车。
梅姑跟大表婶坐车厢里。
牙长半截路,爷爷没事。
张千家院子里,目测过去,大人小孩有四五十人。
何保银的车跑县城一趟,拉来过事情的蔬菜调料零杂。
半院子人给何宁打招呼。
问县上领导跟他谈了些什么。
有没有争取一些救济啥的。
都五月了,一场好雨不下,上面不能不管。
何宁给他们胡乱应付一顿。
先把张老师的事情过了再说别的。
爷爷安顿到赵老汉跟前聊天。
再去大门外灶棚里问大表叔,这会儿有什么主要活帮忙。
张富祥正想着把七八袋子花馍和一百多斤生肉怎么归结。
看何宁进来,眼睛一亮。
“宁子,花馍和生肉拉你家窑洞里放一天两天没关系吧?”
“大表叔,好办法,我家窑洞最里面要穿棉衣。”
叫三个人过来帮忙,东西搬三轮车厢上,开到新挖出来的窑洞口。
一人抱一个花馍袋子。
堂叔堂弟们在窑洞里”啊哦啊哦“清嗓子。
“宁子,好冷,果然要穿棉衣,咱西瓜放进来,冬天买新鲜西瓜。”
“胡扯,西瓜放冬天就空掉了。”
几个人从窑洞最里面出来,嘴里大喊:“窑洞里是冬天,外面又成了五月夏天。”
“那不是,到冬天,窑洞里是春天。”
“宁子,把我们几个送下去,手头还很忙。”
三轮车开下去左拐,到村长家院里。
“宁子,到村长家拉什么。”
“拉大喇叭,给张老师唱歌。”
几个人乐呵的不行。
村长刚好把电视天线杆放倒,卸绑在上面的大喇叭。
何宁把他手拦住。
“村长,别卸了,连杆子抬走。”
何富银瞪眼睛。
“宁子,这是我家电视天线杆,不能一块抬起吧?”
”村长,你咋想的?喇叭卸下来,到张千家又要绑在一根杆子上,又要栽起来。
事情完了又要卸下来,烦不烦,我们几个人连你家电视天线杆抬走算了。”
“何成,旺东,昌儿,过来,咱们四个抬下去,银叔,你把我三轮车开下去。”
四个人从头到尾抬着喇叭电视天线杆出了村长家院子。
何富银嘀咕一句:“瞎折腾,谁说喇叭一定要绑杆子上栽起来,房顶上一放不就行了!”
何富银家的方桌板凳锅碗菜刀,拿出来扔停在门口的三轮车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