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这时候,邵晴和林丰两个从县城逛了回来。
还在上楼梯的时候,林丰就在嚷嚷,“谁家做饭这么香?这怕是比国营饭店的大厨手艺还好!”
邵晴那会儿还笑林丰馋肉了。
还说明儿去看看,有没有不要票的肉骨头之类的,买回来炖个汤,解解馋虫。
毕竟,这离下个月月初,也还有差不多一半儿时间。
他们越靠近自己家,发现香味越浓郁。
再一看,发现做菜的田螺姑娘,就在自家门口。
不对,应该是自家对门。
沈招娣炒菜,安宁在旁边看着打下手。
见到邵晴和林丰,安宁赶紧道:“邵晴姐,回来了?晚上和林大哥一起来我家吃饭吧!我姐姐来了,今天做了好吃的。”
邵晴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们来了,你们都不够吃了!”
这年月,就算是过年,也没有谁家的好菜,是够家里人吃饱的。
自家人都吃不饱,再加两个外人,算是怎么回事。
邵晴不好意占这便宜。
安宁:“不用这么客气,就一顿饭的事儿!而且今儿是我姐下厨,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了。”
邵晴盛情难却,也只得答应。
她道:“那我帮忙打下手,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安宁:“不用,你和林大哥先进屋去坐,家里还有两个大老爷们在聊天。”
屋里,江寒生和赵大勇两个正聊着的是沈招娣和安宁两个城里户口转正的事儿。
其实矿区有农转非的名额,每年六个指标。
下矿工人和家属得占四个。
剩下两个,是普通职工或者家属。
不过竞争十分激烈。
矿区好几万职工,临时工或者学徒工不在少数。
好些职工,光是孩子,就七八口,这些都算在家属里头。
光是排队,估计三十年,都轮不到。
辛叔和骆叔告诉过江寒生,他们可以帮安宁留一个名额。
不过因为才帮他们解决住房问题,为了不给江寒生以后升迁留麻烦,至少得等两年。
这两年,安宁跟着江寒生吃点苦头,到时候孩子也别上户口。
等两年后,安宁的户口转到城里,挂在矿区的集体户口上,她有了户口,再直接给孩子上城里户口,也省的还要办迁出。
这年头,小孩儿户口是跟着母亲的。
母亲户口在哪里,小孩儿户口就在哪儿。
如果是这种方式,等两年后帮安宁解决户口,这两年,安宁就得在矿区上班。
上学的事儿,肯定只能搁置。
但是安宁选择的是另外一种,就是上学。
高中考大学。
只要考上大学,户口就能变成城里户口,转到所在大学的集体户口。
毕业之后,转回矿区,不要太简单!
安宁的问题好解决,沈招娣的反而麻烦一些。
沈招娣没办法像安宁一样脱产学习。
而且她认字儿,但实际上学识并不强,加上她比安宁年纪大不少,要走念书这条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