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是让那些人知道的话,先是恨得牙齿格格作响的痒痒,然后仰天长啸着苍天不公。
“来,老友,我现在就可以,随时都在准备着。”
但这一次,主动权却掌握在吴丹青手中的,先是一场长篇大论,听得让人昏昏欲睡。
何为丹青?
丹指丹砂,青指青雘,这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故而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
画家也称为丹青手,把优秀画家称为丹青妙手,画工城为丹青师傅,不过画师则是被称之为丹青圣手。
“圣手?”
丁二少一下子联想到了妇科圣手,这特娘的还不如丹青妙手好听呢!
“画道之中墨分五色,分别是焦、重、浓、淡、清,在我看来人也是如此;
而我们这些修炼之人,恰恰就在这居中的浓色之上,更近一步可成为大修士,乃至于登临仙道,一生都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退后一步则只会归入清淡的凡人之流。”
“水墨之画?”
“是极,水与墨,黑与白,重意不重实且大量留白,看似作画实则是写画。”
吴丹青继续解释道,丁二少好像是搞明白了什么,大道法门注重的意象、意境,而不是那种表象上的文字。
语言、文字在特殊情况下,其表述、表达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一切尽在不言中!
故而观想图都是大能修炼者在“写”下自己的感悟与理解,而这一种“写”,恰恰是一种常人所看到的作画。
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比如吴丹青所言的焦、重、浓、淡、清的基本五色,就和千颜万色之中的三原色——红、黄、蓝一样。
看着摆在桌子上的数副水墨画,丁二少感觉到一股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意蕴,仅仅只是将水、墨和宣纸此三物的属性特征很好地体现出来。
就比如这三副水墨画,一副水墨相调,出现干湿浓淡的层次;还有一副是水墨和宣纸相融,产生溵湿渗透的特殊效果;而第三幅水墨画由于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也就是所谓的意象。
这种意象效果能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符合“绘画注重意境”的审美理想!
短短时间之内,就能看出其中的门门道道,吴丹青兴奋地拍手称快,又接着拓展那丹青之术的绘画六法:
其一为气韵生动是也,指其意为传神,此外亦有指表达画家人品或使用画笔及墨水的技术要精的说法。
其二为骨法用笔是也,即用画笔的技巧在表现钩线点戳时要有"骨力",这和当时书法和绘画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关。
其三为应物象形是也,即感受物体的结构再描画出物体的形态。
其四为随类赋彩是也,即因应物体的本身色彩而在作品中加上适当的色调及表现出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