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其实也怪郑文勇自己。
他在酒厂当了半辈子文书,哪里知道做生意的门道。
能细心检查东西质量没问题,已经是很难得了。
至于尺码什么的,他一来是没留心,二来也是根本不懂。
等到兴冲冲的拿回家,献宝似的给媳妇儿孙桂春看的时候,才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个不对劲,还是孙桂春发现的。
当孙桂春脸色苍白的说出,皮夹克的尺码不是最大就是最小,好卖的那几个码一件都没有。
皮鞋也都没人能穿的时候,郑文勇脑袋嗡的一下。
存着侥幸心理,孙桂春拿着衣服和鞋去夜市试了几次,果然有人问过发现没有合适的尺码,就转身走了。
老郑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转身再去找那位老同学中间人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了。
这批货就这么砸到手里了。
这些日子,郑文勇上班就是在强打精神,回到家就是唉声叹气。
进货的6000块钱,都是跟同事们借的。
自己文书的工资,一个月350块,这些钱的不吃不喝一年半才能还上。
老郑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已经影响到了闺女的学习。
他这几天正盘算着,要不就去郊区的大集上,赔点钱把这些东西甩出去得了。
农村人应该不会嫌弃尺码大,只要足够便宜,他们还是会买账。
昨天闺女放心回家,喜滋滋的说她有办法解决的时候,老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两个大人都束手无策,你个小丫头能有什么办法。
郑敏笑着让父母放心,明天晚上就知道她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了。
今天一整天,孙桂春都在心心念念的想,女儿能有什么办法。
傍晚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埋怨起了刚下班的老郑:
“郑文勇我告诉你,闺女要是有什么意外,我跟你没完!”
老郑闷着头抽烟,也不还嘴。
媳妇儿是因为关心女儿,这种心情他能理解,所以也就任由她埋怨。
正在这个当口,院门口闺女欢快的声音响起:
“爸爸妈妈,我回来啦,还有两位客人。”
老郑抬起头,瓮声瓮气道:“闺女放学了,别拉着个脸,咱们不能给她添堵。”
孙桂春无奈的点了点头,抻了抻衣服迎了出去。
“小敏放学了……嗳,苏以也来啦!”
院子里响起苏以脆生生的声音:“孙阿姨,你身体好点了么?”
“好多了,小苏以真是有礼貌呢?”孙桂春笑呵呵的道:
“多亏了你爸爸给我的野山参根须。”
说着话,看到两个丫头身后站着一言不发的黑瘦少年:
“这个孩子是谁呀,咋没见过?”
张信笑着踏上一步:“孙阿姨您好,我叫张信,是郑敏的同桌!”
孙桂春又惊又喜:“你就是张信呀,我家小敏报到那天多亏了你,阿姨真是得好好谢谢你,快进屋,今天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阿姨不用麻烦,有荞麦面的话,吃饸饹条最好。”
张信这话说得很自然,就像跟郑家早就认识一样。
孙桂春对这个黑黑的少年印象更好了:
“有有有,阿姨就给你们做饸饹条。”
郑文勇也从屋里出来,看到张信的时候愣了一下。
这个黑瘦少年,自己好像在哪儿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