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大家手里拿的都是什么东西啊?”
陈月白得知这是苏禾柠发的扇子之后,猛地跺了一下脚。
“我还没有呢!我也得去找她要一个!”
但陈月白还没来得及动,就被客人给堵住了。
小车上的甜筒里装了清凉的甜品,正适合在炎热的夏天中午来上一碗。
等着吃饭的和等着看病的都挤了上来,争前恐后地交钱,唯恐没了自己的那一份。
这天气本来就热,大家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光靠喝晾好的菊花茶根本无法缓解体内的燥热。
尤其是昨天品尝过甜品的小孩,都快急哭了,拉着自己母亲的手不住央求。
“我今天还想吃!娘,你赶紧给我买一碗!”
他吵着嚷着要喝,小孩子尖锐的哭叫声吸引了不少人注目,将更多人的视线拉了过来。
当下就有人好奇问道:“这东西到底有多好吃啊?怎么把小孩给馋成这样了?”
他娘的脸上有些无光,想骂孩子不争气。
但又想起昨日偶然尝过这一口甜品的滋味,清热解暑,比那冰棍还要好吃。
陈月白在一旁说道:“反正这一碗甜品又不贵,给孩子再买一次吧。”
小孩满脸期翼,看看自己母亲,又看看陈月白,然后拉住了母亲的衣角,撒娇道:“娘~”
“行行行,买买买!”做母亲的真拿孩子没办法。
这一碗的价格不贵,原材料又健康,还适合夏天吃,再给孩子买一碗也没什么。
小孩接过甜品,满眼放光,一边擦着眼角挂着的眼泪,一边挪到了墙根,小心翼翼吃起来。
之前没有尝试过甜品的人,看到这孩子如获至宝的模样,心中的好奇被勾了起来,也纷纷掏出钱包,想要买一碗尝尝。
陶文英在百忙之中站到了门口。
经过这几日的磨练,她的嘴皮子利索了不少,在人前说话也不害羞了,落落大方。
“除了烧仙草之外,还有龟苓膏呢!我也是头一次吃这种龟苓膏,入口即化,而且还有降火除烦的功效,夏天吃刚刚好。”
她着重描绘了龟苓膏的口感,勾得众人口水直流,都快要馋死了。
陶文英乐呵呵道:“最好的吃法就是在烧仙草里添上龟苓膏,两种甜品的口味一掺和,那味道简直绝了!我就不信这世上有人会不喜欢吃!”
她这么一说,大家想要尝之而后快的欲望更加迫切了。
陈月白推着车子在人群里挤来挤去,根本没处落脚。
她感激地看了一眼陶文英,同时不忘招呼客人。
龟苓膏和烧仙草的价格都不贵,路人和病人抱着尝鲜的心态买来,哪想到一尝就停不下来,越吃越觉得好吃。
不少人吃过之后,舔了舔嘴角剩余的汤汁,又不好意思地加入到了排队的队伍中。
他们都不是小孩子了,本以为不会贪嘴,到最后还是不得不折服于龟苓膏和烧仙草的魅力之下。
真是吃了之后还想吃啊!
有些身体不适合吃甜品的病人,便扇着扇子羡慕地看着,仿佛这样就能过过嘴瘾。
东门桥胡同,很快就被扇扇子的人和吃甜品的人占据了。
好在,胡同里的人都知道“家的味道”和“仁德堂”的厉害之处,一点都不惊讶,反倒觉得就当如此!
记者骑着自行车看到这一幕时,忍不住用手揉了揉眼眶,怀疑自己看错了。
他拦住一人:“这里天天这么热闹吗?”
“那当然了。”被拦住的那人十分自豪,竖起大拇指,“这个中医馆和饭馆可是我们东门桥胡同的金字招牌,天天都这么热闹!”
记者啧啧称奇,感叹自己遇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景。
他上次过来给苏禾柠照相,回去之后文思泉涌,立马以苏禾柠的奋斗为专题做了一个系列报道,获得了主编的大力支持。
这篇报道下周马上就要见报了,那张苏禾柠和工人农民待在一起的照片,要刊登在报纸的头版。
记者这次过来,就是专门告诉苏禾柠这则喜讯。
但是没想到,喜讯还没说出口,就又看到了另一番奇景。
他十分庆幸自己随身拿着相机,于是将自行车推到了一个角落里,藏匿在人群中不断抓拍着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
苏禾柠一眼就瞧见了他。
她将原本要拿来自己收藏的扇子递给了记者:“报社最近不忙吗?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记者接过扇子,如获至宝地捧在手心。
他惊讶问道:“这扇子是你们自己做的?”
“对。”苏禾柠让他看扇面上的画和现实生活的相似之处,“是以我们东门桥胡同为原型画的,还不错吧?”
记者大喜过望:“当然不错了!”
他眼前似乎又有成百上千个好的选题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