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三天,卑弥呼都呆在迎福县,与东方帅促膝长谈关于治理倭岛的一些详细措施。
三天后,东方帅与卑弥呼一道来到了迎福港口,送她回去邪马台。
随同卑弥呼前往邪马台的,还有蒋钦及五千精兵,另有东方帅新任命的银州刺史辛评。
原本准备将倭国命名为瀛州的,后世也将这地方称为东瀛。
不过卑弥呼说既然岛上银矿多,为了吸引更多的汉人过来,不如干脆叫银州好了,东方帅便接受了这个建议。
找棉津见收回了那块倭奴国王的印信,另做了一块“大汉银州王”的印信给了卑弥呼。
又写了道圣旨,王爵世袭罔替,但卑弥呼这任女王卸任后,以后王爵都由男子担任,且必须是纯正大汉血统,否则大汉不予承认。
更直白点说,这银州王位,以后也必定是他东方帅的后代。
王妃也必须是汉人女子,不过等银州彻底被大汉掌控后,岛上的女人也都是汉人,这点倒不重要了。
但银州王与棉津见等人一样,只是个荣誉爵位,有负责监督与检举之权,却无政务及军事权力。
银州的州刺史总揽政务,使银州将军总揽军事,军政分离。
且这两位主官也必须由朝廷委任,三年至五年一更换,视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有内乱及战争等特殊情况,主官不称职等情况,朝廷自会考虑延迟或提前卸任其官位。
来时偷偷摸摸,去时光明正大。
那条小河就没必要绕了,沿海岸线北上,直接到邪马台,又快又方便。
大汉水师的船,自然安全得多,也快捷得多。
此时已近十月,且银州已基本稳定,后续的事情有没有东方帅在,都不是太重要了。
一切按既定的发展规划,这一串岛屿彻底并入大汉已无任何悬念。
且但凡大汉水师所至之处,东方帅皆要求立碑为证,此处为大汉国土,并记入当地地方志及大汉朝廷封档备案,后世想赖也赖不掉。
所以东方帅也准备这几天回去冀州,不到邪马台去了。
要不一去一回的,这个年又不能陪宁儿她们过,出来好几个月,很是想念她们。
再加上,银州的银矿石已经运了一趟回去,估计那些世家早就得到了消息。
自己还得回去赶紧安排中原到银州的通行问题,不然的话,那些世家只怕自己都想造船来银州。
这是绝对不行的,一是不安全,二是交通线必须暂时掌控在官方手中,往来银州必须在官方登记。
也相当于设立一个类似后世海关的衙门,这样才能卡住那些世家的采矿数量,便于朝廷征税。
况且,大汉还没真正的太平,剩余几路诸侯各怀鬼胎。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若自己长期不回去,难保发生什么意外情况。
“真不随我回冀州?”东方帅伸出手指理了理卑弥呼耳边的秀发,柔声问道。
虽然知道卑弥呼回到邪马台,暂时帮助稳定整个银州,能加速大汉对银州的彻底掌控,不过东方帅还是有些不舍。
或许是岛上的民风问题,也或许是压抑得太久,卑弥呼一朝释放便想驾着战斗机在天空翱翔。
竖飞、侧飞、筋斗、滚桶等各种机动越来越熟练,令东方帅赏心悦目,欲罢不能。
更有甚者,人家还能穿着女王服,向丞相低头,试问天下还有谁?
卑弥呼笑着伸手轻抚上他的脸庞:“等你彻底掌控银州时再说吧,相信你不会让我等太久的。先祖们数百年都熬过来了,也不差这几年。
我也总得有始有终,给国内臣民有个交代,不能负了他们对我的信任。嗯,这都是明面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