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甘宁所摆下的特大号“人”字形阵型的最终目的就显现了出来。
倭国水军的冲锋,完全陷入大汉水师的内凹形战线之内。
他们一撤退,大汉水师便掉转船头,开始追击。
而延伸出去的东西两翼,正好加速前行,堵住倭国水军退路。
人字形的一撇一捺,形成了南北两个大大的“o”形,将所有的倭国水军包围进了两个包围圈之内。
原来,甘宁自一开始,就充满信心,料定此战大汉水师必胜,做好了将这群苍蝇全歼的准备。
虽然小船掉头比大船快,但倭国原本发动全力冲锋,被大汉水师的弩箭被逼得停了下来,一两千条船分成南北两大块,乱糟糟的挤成一团。
想掉头加速逃跑,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而大汉水师阵型丝毫未乱,况且又不需要整条船头尾相调,只用将侧着的船射摆正过来,就可以发动追击。
再加上大汉水师用的是脚踏桨,在速度上比倭国的手划桨要快得多。
摆正船形后,大汉水师就在海面排成两道大大的弧线,朝倭国水军飞驰而去。
“放铁头!升拍杆!全速前进,撞死他们!”蒋钦无比兴奋,船头一掉过来,便大声命令道。
三十余名士兵很快推出两辆木架似的大车,车上用滑轮组及绳子吊着一块几米长的钢板。
钢板前方是尖的,朝内弯曲。上方被锤炼成一个倒勾形的凹槽。
士兵们显得很是熟练,利用滑轮加上人工调整角度,很快将钢板贴在了船头滑下,凹槽也完美的挂在了船头的船舷上,稳稳当当。
整个船头凸出的一小块,便成了真正的铁头。
这个创意,还是甘宁想出来的。
胡闹所说的全铁甲舰,现在技术肯定做不出来。
没有超大型的炼钢技术,大块的铁就炼不出来,还有焊接技术什么的,更不是现在可以弄出来的。
后来甘宁便用人可以穿盔甲的理论,在冲锋的时候给船也戴个头盔。
这样用铁头去撞对方木头,胜负自不用说了。
大汉水师其余船只,在冲锋的过程中也纷纷将头盔戴在船上。
很快,大船乘风破浪,一头扎入倭国水军船队中。
正逃跑的倭狗吓得一边大叫噢卡桑(妈妈咪),一边用吃奶的力气拼命划桨。
可惜,胳膊终究斗不过大腿。
噢卡桑的奶也在刚才冲锋的过程中消耗得差不多了。
倭狗很快被大汉水军追上,铁头强行破开他们的屁股,蛮力冲撞,稀里哗啦。
倭国的木船本就工艺简陋,像狗窝二十三他们出使大汉时所驶的船只,还算是好船,遇到大点的风浪,都能直接散架。
大汉船只体型大,速度快,头又尖又硬,只要是被撞到的倭国船只,全都当场散架,支离破碎。
落入水中的倭国水军,也有部分被大船当头碾过,有些与船一道当时就被铁头撞死。
有些侥幸未死的,在水中不停扑腾,大声呼救。
可惜,没人救他们,更没人对他们有丝毫怜悯。
在他们吵闹的同时,各船上的水师士兵在舰长的指挥下,将一根根巨大的拍杆放下,狠狠砸入水中。
拍杆用巨木制成,平时倒放在甲板之上,战时立起,将下方固定,上方用粗大的绳索及绞盘拉动。
在追击之时,除了放置铁头,拍杆也被立了起来。
一声令下,士兵松动绞盘,巨大的拍杆重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