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走下城墙,走回城中,对城头上的金鼓声、喊杀声、惨叫声,似充耳未闻。
既然吕布有信心守住下邳,让他去守吧。
自己是谋士,不是武夫,虽然拔剑能杀人,却也轮不到自己去城头上拼命。
不值,不配。
哀,莫大于心死。
任他洪水滔天,也懒得回头多看一眼。
我只想静静。
于是,陈宫为躲避城头上喧嚣的喊杀声,下意识的往城内偏僻处走去。
由于战争开始,城中已是一片萧条。
下邳城本是大汉东部重城,土地肥沃,水运便利。
所以原本城中也是热闹非凡,哪怕对徐州的治理不尽人意,下邳城中也同样是店铺林立,人潮涌动。
可现在,几乎所有店铺歇业落锁,所有人家四门紧闭。
陈宫又是一声轻叹,这,就是自己治理下的下邳。
原本还认为自己饱读诗书,是个治世能臣。
只需择一能重用自己的明主,便可匡扶天下。
甚至对冀州东方帅也嗤之以鼻,觉得他就是运气好,靠威逼大汉窃得一州之地,又劫了天子以令诸侯,方有今日之成就。
可真治理起徐州后才发现,自己还是有许多短板,往往力不从心。
边走边想边感叹,陈宫不知不觉走入一条小巷中。
巷子里同样万分寂静,无一个行人。
往里面走了一段距离,突然听到身侧一间屋子的门内传来说话的声音。
“老头子,外面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办法将三娃子找回来?”是一个妇人的声音,应该是从里屋往外面边走边说话。
马上有一个苍老的嗓音,压着嗓子道:“死老婆子,你不能小点声呀?不怕把当兵的招来?”
“怕什么?咱家已经被那些官兵抢过几次了,家里啥都没了,就剩下咱们两把老骨头,还怕被人吃了不成?”
“哎!说的也是,就算当兵的不来,能在这世上捱几天都得看阎王爷的心情。”
“听说外面是朝廷兵马在攻城,但愿朝廷早点将城攻破。听闻丞相爱民如子,从不让老百姓饿着。朝廷兵马进了城,咱们就有救了。”
“你个死老婆子说什么傻话?城破了,你是有救了,咱家三娃子呢?”
屋里沉默了一小会,随即就听到老妇人呜呜的哭声。
“都怨那该死的吕布!自打他进了城,就没消停过!咱家原本的摊子被砸了,两个儿子也被拉壮丁去了兖州没回来。现在三娃子又被拉去守城,他才十三岁呀!要是他死了,咱老刘家的香火就断了!”
“行了行了,别哭了。城里被拉去的又不只三娃子一个,朝廷大军破城是早晚的事,听闻丞相仁义,手下兵马也不滥杀无辜,三娃子不一定会有事的。”
随后就听到老妇人唠叨着各路神仙保佑的声音,又听到老头子在嘀咕着:
“哎!以前陶使君在的时候,咱百姓还有条活路。自打吕布进了城,咱可真是生不如死。那些当官的、当兵的,就知道祸害咱百姓,比畜生还不如!听说丞相最喜欢替咱老百姓做主,等朝廷大军进城了,我拼着这把老骨头,也要去告这群天杀的,叫丞相让他们千刀万剐!”
陈宫脸涨得通红,左手撑着墙,右手用力握着悬在腰上的剑柄,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一叶而知秋,仅这对老夫妇的谈话,便可知徐州军治理下的百姓,过着怎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