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非战斗减员,冀州军有随军医者,再加上多重视保暖措施,算起来不会比袁绍及吕布缓过来后与其战斗的损伤大。
有不同意见,自然是举手表决。
最终结果还是绝大部分支持二荀,乘胜追击。
鲁肃意见没被采纳,也只拱手呵呵一笑。
他当然知道以此时冀州军之势,不可能停下来休整的。
只不过自己心中确实认为先稳扎稳打才是最好的,那就按心中想法来说就是了。
人老实,却不是傻。
大智若愚,一般人做不到。
既然决定乘胜追击,那众人就开始讨论先打吕布,还是先打袁绍。
程昱认为先弱后强,吕布有陈宫相助,且徐州领地完整,只怕一两个月难以打下来。
而黄忠、太史慈、徐晃三部已经对袁绍形成合围之势,只需攻下许昌,袁绍也只有败亡一途,完全有机会在年前将豫州打下来。
田丰却认为正因袁绍被围在许昌,所以不足为虑。
而若让吕布与陈宫在徐州缓上一缓,便有时间从容布置,甚至趁冀州军讨伐袁绍时偷袭青州与兖州,对冀州军来说才是最大的威胁。
并且吕布在濮阳败了一阵,损兵折将,此时也没那么强了。
陈宫想必也料定冀州军要先打袁绍,若此时趁势横扫徐州,对方准备不周,有很大把握快速灭掉吕布势力,收复徐州。
东方帅心中还是倾向于先打袁绍,无他,嘴边的肉,先吃了再说。
可听田丰一说,嘴边的肉反正飞不走,可以先不急?
怕眼睁睁看着不远处的另一只丑小鸭变成老鹰,到时不好对付?
似乎也有道理。
既然都有道理,该如何选择?
选择个屁!
小孩子才做选择!
以我冀州军的实力,同时摁着两个一起打难道还怕打不过?
我能一个打十个咳,稳住,别飘,还是先问下郭嘉与徐庶的意见。
毕竟内事不决问荀彧,外事不决问郭嘉嘛。
再说徐庶才是三军统帅,该做决定的是他,自己没必要外行领导内行。
转头看了一眼,却见郭嘉与徐庶两人正挤在一起,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
“奉孝,元直,你们觉得接下来该如何?”
郭嘉与徐庶听到东方帅的声音才抬起头来,两人同时点了点头,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
随后徐庶站起身来,朝东方帅及众人拱了拱手:“主公,诸位同僚,我与奉孝合计过了,我们完全可以两路同时出兵,在攻打许昌的同时进军徐州,不给吕布恢复元气的机会。”
兴汉元年(191年)腊月初,冀州军攻下兖州后,经过短暂休整,兵分两路,同时朝豫州及徐州发起总攻。
一路徐庶为主帅,郭嘉为随军军师,率赵云、黄叙、高顺、廖化、陈到、郝昭等出征徐州。
另一路由东方帅统领,与鲁肃、程昱前往豫州,所率兵马为驻守中牟的徐晃部。
另有进入豫州的黄忠部、太史慈部、颜良部、文丑部依东方帅命令,同时朝许昌进发。
皇甫坚寿、朱皓及留守白马的王凌部驻兵兖州,协助田丰、荀谌、荀悦将兖州诸郡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