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侯爷!”
门房看到东方帅,也顾不上与两人扯淡,连忙上前对东方帅行礼。
“工作时间,别那么多礼。”东方帅点了点头,正准备进去。
看到站在门口的两人,仪表不俗,气质不凡。
“两位是?”
“颖川荀彧(荀攸),见过使君!”
东方帅一惊,靠!
他们两人怎么来冀州了?
曹操的子房呀!
东方帅连忙将两人扶住:“两位当世大贤,吾如雷贯耳,不知何事来冀州?”
荀彧道:“吾两人无他事,只是听闻常山书院今日开学,想进去看看,不知使君允否?”
“哈哈,当然可以。荀家的颖川书院我一直心驰神往,可惜上次路过颖川未曾拜访。两位远道而来,正好指点下常山书院的不足之处。走,两位随我进去。”
东方帅一手拉着一个,往书院内走去。
荀彧也没料到东方帅答应得如此爽快,毕竟同行相轻,是世间隐形规则。
且常山书院既然采用封闭式教学,定然有些不想为外人知的秘密。
难道他对我等不加防备?
进得书院内,只见数间高大房舍中间有一处大的广场,广场正中有一处平台。
孔子像就立在平台之上,显得高大无比。
院长胡昭立于孙子像之下,正满面春风,对着台下师生及家长侃侃而谈。
从教育重要性,讲到学习重要性。
从三皇五帝的求学之路,讲到大汉贤才的读书故事
这也是东方帅故意来迟一些的原因。
看来自古以来的校长都喜欢长篇大论,还好自己晚来了一个时辰。
除了先生们如痴如醉,佩服胡校长的博学多才。
将校长的话记在心里,以便日后有机会用上。
台下一帮小孩子坐得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家长们呵欠连天。
可胡校长却越说越亢奋,大有讲个三天三夜不喝水的势头。
东方帅准备披着就走,先拉着荀彧荀攸在书院内转上一圈再说。
却不料胡昭发现了他,赶紧冲他拱了拱手,又对台下道:
“常山书院的成立,免不得侯爷的全力支持。我们让侯爷来说上一说。”
这我就是过来看看的好不?
只是所有先生和家长都纷纷见礼,嚷嚷着要他说几句。
都不知道是不是听胡昭的长篇大论实在听烦了,想换一个声音。
东方帅无奈,只得走上台。
只是,啥准备都没有呀?
跟一群当兵的还能说上一些,毕竟前世听得多。
在学校讲话?
自己前世当学生时一到这种场合就烦,只顾着揪前面女生的小辫子,哪管台上的人讲的些啥?
能说些什么?
-
(实在抱歉,今天忙到很晚才下班。又有了点感冒,顶不住了。明天正常三更,欠下的周日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