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嘉学着长姐:“一个名字嘛,老婆饼里还没有老婆。”
“……嗯,说的挺有道理的。咱们之前买的什么狗不理包子也不是真的狗不理,狗吃的还挺香呢。”
“不过,老婆是什么啊?”
这个问题之前也有人问,但是宋长嘉回答不上来。
于是他便故意转移话题,干咳了两声:“咳咳,面条马上就好了,大家快过来尝尝,来来来,先喝点汤,暖暖胃。”
“好嘞!”大家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
红烧牛肉面很快就煮好了。
宋长宁向一号来福客栈借了许多大碗,每个碗里都盛了不少面条,面条特别劲道,分量足,用料扎实,上头配上红红的西红柿,绿油油的蔬菜。
吃一口面条,再吃上一口被煮的软嫩的蔬菜,一口热汤下肚,十分满足。
百姓们边吃边舒爽的喟叹,都将自己手中的大碗面吃完了。
有的不够的,就继续来盛,吃多少盛多少。
至于有因为不好意思盛面条的,然后吃不饱的,宋长宁觉得,应该没有这样的病人。
这不是现代。现代人基本上都没饿过。
在饥饿面前,面子不算啥。毕竟不能当饭吃。
他们煮面条的时候,苏时年和宋长安两个也过来了。
宋长安悄悄和宋长宁说:“三七已经到了京城,陛下怎么个态度,应该明日就会传来消息。”
宋长宁颔首。
苏时年道:“我找了不少人帮咱们干活,明日就会到场。这些人都是我精心筛选出来的,不会掺和其他人的人。”
消息到了京城,陛下做出决定后,不管什么个决定,陇州这边指定是要乱一乱的。
既然陇州一乱,三皇子的人或者陇州知州,再或者与大皇子针锋相对的人,就一定会在陇州出手。直到大皇子的人到场。
大皇子的人一到场,就代表全天下的人都看着这头呢。到时候要是有谁再想搞什么小动作,可就难了。
而之前和宋长宁父母作对的那些人,说不定也会趁乱出手。
这个时候,他们用的人就显得格外重要,一定要用自己相信的。
苏时年和宋长安都刚忙完,他们和宋长宁一起坐在一起,吃了两碗红烧牛肉面之后,便回去休息了。
翌日,京都传来消息,陛下同意宋长宁一行人在陇州治瘟疫,宿云深和白沉被遣返陇州,要求他们戴罪立功,将功折罪。
回城途中,不必再坐囚车。
陛下还派了一位他的近臣,翰林院秦翰林秦沉舟,亲自过来看着宋长宁他们治病。
而这位秦翰林,出自大皇子母家,关内道陇州秦氏。
陇州秦氏,百年望族,老牌世家,年轻一辈的孩子也是人才辈出,秦翰林正是上次科考,隆平二十年的探花郎。
说来也是奇怪,陛下不喜欢大皇子,却十分喜欢这位秦翰林。
这位秦翰林,对皇帝忠心,也大对皇子忠心,所以他来陇州,他们的安全便有保障了。
但三皇子和四皇子两个也不甘示弱,硬生生的往陇州挤了两个朝臣,还有几个国子监的学生。到底派谁,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但是苏时年接到消息,面色有些沉重,宋长安脸色也不太好看:“三皇子和四皇子是想彻底让大皇子倒下,所以他们结为同盟了。”
但既来之,则安之。
宋长宁他们暂且还不知道三皇子和四皇子派的是哪位大臣,只能在这头等着。
每天他们都忙的很,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小心有行刺的。
反正自从来了陇州,行刺的遇到了三波,宋长宁当时被吓了一跳,然后就被突然冒出来的暗卫给拦下了。
三波行刺,宋长宁一行人都安然无恙。
询问过暗卫,宋长宁才知道,这是礼部尚书派来的。一共有二十多个。
具体人数多少,宋长宁并不清楚。也没必要问。
总之,宋长宁知道自己特别安全就行了。
接下来在陇州的三天,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