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和郑小兰一路看着,肖科长由最初的客气,语气渐渐变得亲近。
他俩完全插不上话,也不需要插话。
楚夏一个人就掌控了场面,他俩唯一开口的机会就是:
“肖科长慢走!”
三人进了厂长办公室,服装厂的李厂长,站起来礼貌性地迎接了一下。
楚夏主动介绍道:“李厂长您好,我们是明星服装公司的。我叫楚夏,这位是张国栋,这是郑小岚。”
李厂长看到三人竟以楚夏为主,心中多了几分好奇,“楚总真是年轻有为啊!”
作为东申市服装龙头,李厂长也是见过世面的,知道现在民营企业都流行称什么总。
楚夏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
“我这现在连个小作坊都不是,哪配称什么总,您叫我小楚就好。”
谦虚的年轻人总是比张狂的,更讨人喜欢。
李厂长坐回到办公桌前,后背放松地靠在椅子上。
“行,我就叫你小楚,你们也坐。我这个人比较痛快,就直说了。听老肖说,你们对淘汰的那批机器感兴趣,是吧?”
看风格,李厂长是一个雷厉风行之人,楚夏也不含糊,直接道:
“是有这个打算,如果价钱合适,我们想把这批机器全都买下。”
李厂长沉吟了一下。
“这次淘汰的是一整条流水线。我的意思就是打包卖,如果是拆分卖的话,早就卖出去了。”
楚夏表示了解,“您就给个数吧!”
李厂长把一只手翻了翻,“十万!”
楚夏面不改色,郑小兰则表示要先看一下机器。
李厂长让秘书领他们到库房去看。
所谓的一整条流水线,自然不可能只有缝纫机,是要包含所有的裁剪缝合设备,熨烫设备等等。
在后世开一个小型服装厂,可能也不过就十万,而在此时光买机器就要花这么多。
因为技术的落后,科技含量越高的东西价格越贵。
楚夏三人都不懂机械,也只能从外观看,新旧程度大概能有个七成新。
重新回到厂长室,楚夏先声夺人。
“八万,八万整个生产线我拉走!”
李厂长连连摇头,“那不行,绝对不行。”
楚夏淡定自若地笑了笑。
“您先别忙着拒绝,听我给您分析分析。”
“这设备都是老款了,哪怕是小的国营厂,人家要换机器也是换新的,毕竟不差钱嘛!”
楚夏露出了一个大家都懂的表情。
李厂长:他确实懂了……
“像我们这样的个人企业,我敢说没几个舍得进整条生产线的,整几台缝纫机也能建个作坊,哪里会花十万呢!”
李厂长心里知道,楚夏说得对,但他不能顺着说呀。
“话不能这么说,小作坊能成什么气候啊!还是你小楚同志有魄力,才能把企业做大嘛!”
他面露难色,诚恳地说道:“这批机器都是好好的,起码能用六七年的,八万块钱说不过去的,我要对厂里有交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