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种情况,楚夏早有准备。
这些人由于本钱少,发圈数量比较少,而且应该是自己手工做的。
她决定普通发圈先不卖了。
拿她之前挑出来的大块布,开始做带蝴蝶结和飘带的发圈。
和毛线发夹定价一样,都是八毛。
“那普通发圈怎么办啊?”谢红梅满脸疑惑。
楚夏笃定道:“看看有没有人感兴趣,批发到外地去卖,我怀疑很快布头和线头就不会卖给咱们了。”
楚夏猜的没错,过了几天谢红梅去买原料,布头就不卖了。
服装厂的肖叔告诉她,东申饰品厂把布头全买走了,而且是长期采购。
去了毛线厂,线头居然也涨价了,九块钱一斤。
杨小雨说,很多人买回家做发夹。
谢红梅失魂落魄地去找楚夏。
楚夏正在摆摊呢,等到人少的时候,谢红梅把情况告诉她。
“现在这样,咱们还进毛线吗?”
“不进了。”楚夏果断决定道,沉思了一下。
“接下来小兰姐正常出摊,咱俩白天去火车站看看,能不能找到批发的客户,晚上再去出摊。”
“毛线发夹我再做几个新图案,赶在工厂出货前,咱们把这一批货全清掉!”
她要赶在东申市出现大批量的头饰,压低价格前,把手头的库存卖出去。
第二天,按照计划,楚夏和谢红梅去了火车站。
她俩脑袋上戴着头花发夹,手里拿着袋子装着样品,举着一个大纸板,上面写着:
[批发东申市最畅销的新款头花]
一个在候车大厅,一个在火车站门口。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在这个时候是个创举。
虽然火车站已经有很多广告牌,但都是等进货的人找上门,哪有自己去找进货的人。
楚夏也是没有办法,她这连个小作坊都没有,她不主动,人家上哪知道她这有头花。
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到,有人以为是在零售,问问就走了。
楚夏也在注视着过往的人,看看能不能找到潜在的客户。
没等她主动出击,谢红梅那边有了进展。
刘东是来东申采购零件的,他也经常会利用职务之便,带一些紧俏的东西回去卖。
在东申街头上,他就看到有许多女生,头上的发夹很新奇。
买完回淮南市的票,在大厅等着火车的时候,看到了谢红梅的牌子,十分感兴趣。
详细的问了一下,就和谢红梅一起去找楚夏了。
楚夏打量了一下他的衣着,穿着西装,拿着公文包,暗暗打探道:
“刘大哥是来东申出差吗?”
刘东看着楚夏,虽然穿着土气皮肤略黑,但面上却不卑不亢,眼睛闪着自信的光芒。
他能当采购除了有背景,就是因为他善与人打交道。
看到楚夏的第一眼,他就感觉到了不同,并不因她的外表看轻她。
“对,我是从淮南来东申,购买一个零件。”
楚夏看了谢红梅一眼,谢红梅对她点点头,将近一个月的相处,她们俩已经十分有默契了。
“刘大哥,这个价格,红梅都跟您说清了,我就不说了。”
她指了指街上的人。
“您看街上已经有不少人戴了,东申流行的东西,到其他城市有多好卖,这不用我跟您多说。”
“我保证现在除了东申,哪都没有,您拿回去就是独一份。”
楚夏抓了一把夹子拿在手上。
“最关键的是这个轻啊,就算一千个拿在手里,也是轻轻松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