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楚夏又带了五十斤枸杞,去了家属区,卖出了二十斤。
她带着剩下的三十斤,紧赶慢赶去了其他大学的家属区。
如法炮制,三十斤也卖光了。
定位客户很重要。
这些教授们不仅收入高,经过那些年的经历,身体也差。
枸杞在他们中间还是很有市场的。
接下来两天。
楚夏通过精准定位“高知”客户人群。
把一百五十斤枸杞通通卖完,一共赚了七百四十元。
除掉这些天花费,她手里还剩一千四百五十元。
楚夏之前托前台帮忙找出租的房子。
这三天也在留意招租广告,发现在东申市要租个房子太难了。
东申市一直住房紧缺。
八十年代开始房改,而且鼓励企业自建房,也不过是达到人均六平米的面积。
现在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在租房子:分不到房子的年轻人、涌入的外地人、回城的知青。
大部分出租的房子条件太差了。
要么是弄堂里的亭子间(阁楼),要么是棚户区。
楚夏不想委屈自己,想住的好一点,这就很难找了。
前台今天终于给找到了合适的房子,在明清路的新式里弄。
新式里弄在旧时候是中产阶级居住的地方。
一般有独立的厨卫和抽水马桶,居住条件比较好,当年也是有很多名人住过的。
楚夏跟着前台到了地方,房子在三楼,里面住了一对母女。
开门的是女儿,看起来不超过二十岁。
皮肤白皙,浓眉大眼,长得很英气,扎着两个辫子。穿着白衬衫,下身是一条卡其色的裤子。
前台跟她说了一句:“红梅,人我带来了,还得上班先回去了。”
叫红梅的姑娘爽快的说:“行,你忙去吧!回头再找你说话。”
楚夏随红梅进了屋。
进门就是一个客厅,客厅连着一个阳台。左手边是厨房和卫生间,往前走就是一南一北两个卧室。
看完北卧,红梅领楚夏进了南卧。
床上坐着一个大概四十岁的中年妇女,齐耳短发,面色苍白,眉目和善。
她开口道:“我姓谢,你可以叫我谢姨。要出租是北卧,家具都有,租金一个月20块,听说你是来这里寻亲的?”
楚夏给自己开的介绍信就是寻亲,连一套说辞都想好了。
“我叫楚夏,是来这寻亲的,我爸是东申知青,但是没找到。”
说到这,她露出了黯然的神情。
“我也不想找他了,现在我就想挣些钱,留在东申,毕竟我老家也没什么亲人了。”
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楚夏就开始说正事了。
“一个月二十没问题,就是厨房和卫生间我也得用,我可以多给你们五块钱。”
还没等谢姨开口,旁边的红梅就接道:
“行,那就二十五,你要做饭调料什么的,得自己准备。还有就是我妈身体不好,你不能在屋里吵闹。”
不知道为什么,谢姨对红梅投去了一个不赞同的眼神。
说好房租,楚夏就要把不多的东西搬过来。
等她走了,谢姨轻轻拍了一下红梅。
“死孩子,用厨房和卫生间本来就是应该的嘛,怎么还能朝人家多要五块钱呢?”
红梅抱着她胳膊,撒娇道:“妈~多五块是五块呀!要不是现在缺钱,也不能把房间租出去,多不方便呀?”
谢姨叹了一口气。
“不说了,不过这姑娘看着比你还小,住在一起也是缘分,咱们就照顾着点吧。”
“好,妈,你可真是天下第一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