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算两个月能种出粮食,你这前两个月不还是需要粮食?这前两个月的粮食从何而来?”
朱棣再次问道。
他又一皱眉道:“你可是说过,不会让朝廷出一分银子,不会不算话吧?”
朱瞻壑道:“自然算话,这前两个月的粮食,定然是孙儿来出。”
“你出?”朱棣愣了愣,“你哪来这么多的银钱?”
前两个月赈灾的粮食至少需要一千八百万斤粮食,也就是九万石粮食。
若是按照原本的粮价格,一两银子一石大米。也需要九万两白银。
可现在闹了水患,河南本来是产粮大户,这下周边的粮价疯涨,都上涨到五两银子一石大米。
这些奸商屯粮大户坐地起价,灾民们没有办法,只能吃高价粮,如今想要赈灾确实要多花五倍的银钱,也就是原本九万两白银能解决的事情,现在需要四十五万两!!
“爷爷,孙儿打算变卖汉王府全部家产,用来赈灾,度过灾期的前两个月。”
朱瞻壑正色说道。
没错,他做出了这个决定,没有经过任何人商量,反正只要皇上应许,家里人谁敢反对自己?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朱瞻壑昨晚也是想了不短的时间,足足想了半个时辰,后来怕想的太晚影响睡眠质量,就直接决定了。
朱瞻壑是这样想的,他的目的,是让老爹去就藩,去藩地养生。
但这次因为老爹朱高煦造反的事情,朱瞻壑估计朱棣对朱高煦可能会极度的不放心,能不能放他回藩地,都是一个大问题。
但如何自己把家产挥之一炬,让朱高煦完完全全变成一个穷光蛋,加上朱高煦的封地在云南,一个穷苦的地方,这样放他回去,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朱棣听到这番言论,颇感意外,不知朱棣何等聪明,只是稍稍一想,就明白许多。
“你要变卖所有家产,你能做这个主吗?”
“我爹不在,家里我说的算。”
朱棣点点头,又笑了笑:“你不仅仅是想戴替父罪立功吧你还想让朕放你爹回封地,是吧。”
“爷爷什么都瞒不过您老人家啊,孙儿一点小心思被您看的透透的。”朱瞻壑恭维道。
“哼!”
朱棣冷哼一声,“我还不知道你的小心思,怎么,你想带着你爹离开?不想跟爷爷在一块了是吧?”
朱瞻壑道:“孙儿不敢,只是我爹这家伙不太安分,还是让他去云南那穷苦之地,当个穷王爷,这样对大家都好。”
云南的地理位置,是大明版图的最西南的方位,远离南京,当地又极其贫苦,鸣凤彪悍不说,听闻还有很多村落是未开化的,朱高煦若是真变卖了全部家产,去了云南,造反是永远不肯能了。
朱棣思忖了片刻,觉得尚可,又想到了什么,皱眉问道:“可就算你变卖全部家产,能有多少银钱?”
朱瞻壑回道:“回爷爷,我昨夜估算了一下,差不多是十万白银。”
朱棣道:“十万白银以前是够的可如今那些可恶的粮商坐地起价,粮价已经涨了数倍不止,你可能还不知晓。”
朱瞻壑嘿嘿一笑,极为自信的道:“爷爷,我怎会不知道此事,所以这次孙儿打算亲自赴往河南,好好惩治这些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