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赵生甲谨记这句话,一天里他很少言语,更不会主动跟人交谈闲聊,他只有做工作,土话讲,他一点也不令人讨厌。
即便他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他几乎不吱声,也很少搭话,他会在一旁默默听他们说,偶尔笑一下,或是投去一个眼神,证明他在注意听他们说话而已。
工地人际关系相当复杂,弄不清有什么来头,最忌讳互相传话,这个人说啥了,那个人说啥了,传来传去,传走样了,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姑父范思瑾在他到工地实习时,就告诫他要少说话,使他记住了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道理。因此赵生甲牢记在心,从不做惹是生非的事情,也不会多嘴。
还有赵生甲知道,或看到,或听到的事情,都不会出去跟人讲,口口相传作为谈资,就像尘封了一样,收在他脑子里,变成一段被格式化的信息,永远也不会打开。
从小赵生甲就不善言谈,加上在说话上又忌讳多言,他就更少言寡语了,如果碰到对脾气的人,说起话来也是振振有词,一点也看不出平时居然是个少言寡语的人。
接触到安全工作后,尤其走现场时,语言成为最有利的沟通工具,有些话要说,还必须说到位,有时还要有说话的技巧,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说话方式,和切入点,达到的效果却是千差万别的,也就是要会讲话,讲到不听不行,不遵从不行,不响应不行。
在这方面,赵生甲感觉到自己有短板,话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缺点,做安全工作,用腿用眼,更要用到嘴,说话的学问占比很大,据说搞传销的,就是用赋有俘获心灵的花言巧语进行洗脑的,足见语言的力量不可小觑。
不要以为就是一个说话呗,哪个不会说呀,别的不会,说话还不是张嘴就来,想说啥说啥,但是说工作的话,就不那么简单了,当要说话的对象发生变化,作为交流和部署工作,话就不能乱说了,怎么也要说出质量和水准,别小看了几句话,其中的学问大着呢!
说话也需要学,甚至模仿,赵生甲随刘海涛走现场,他会悉心听他是如何去说话的,他认为只要虚心就没有学不会的,经过一段时间跟学,他自己也能去下面项目部部署和落实一些工作上的事,感觉表述的挺到位,也能达到预期效果。
有时赵生甲也上网寻找如何提高说话技巧的书籍,也看过一些,有些东西华而不实,用到别的地方还可以,要是用到安全工作上,就不那么适合了。在传递管理信息时,语言要质朴、贴切和一针见血,既不能生硬又不能太懦,力度和分寸应把握好,但有一点绝对不是”商量”和请求。
在整个项目部,赵生甲最佩服于总指挥的说话功底了,他说话很有水平,会给人一种入心的感觉,分量既重又柔,听了后让你不得不有被驱动的号召力,想着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然就有对不起领导信任的感觉。
赵生甲感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关键在于一个分寸,因为受众不同,就不能一个口径,一个腔调,能根据不同人,酌情区别对待,把话说明白就是一个学问。
以前在外打工,对这个说话问题,没有细琢磨过,因为很少接触与人的沟通问题,研究的不多,也就未能悟出其中的玄机和妙用,今后也应在语言表达和使用上下点功夫,肚子里有东西倒不出来是不成的。
空闲时间赵生甲帮着同学郑爽俊选取了一些安全资料,并附上操作方法,通过微信发给他,同时他也在系统整理手头有的安全资料,分门别类,做了全盘归纳和细化,以备去了程远后用着方便。
时间已进入九月了,据建设单位指令,计划工程到十月末全面停工,进入冬闲,满打满算,还有一个月,赵生甲将结束在碧桂园的工作,去一个新的单位。
能到程远建筑集团,对于赵生甲是个捷径,因为有杜斯达在,他起步就很高端,要是继续留在达成建筑集团,要是升到一个分公司副经理的级别,说不定得几年呢。姑父范思瑾马上退了,也说不上话了,全凭他自己奋斗,前景遥远,可及程度没有预期。
但是到了”程远”,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凭他的实干精神,外加杜斯达的关照,”仕途”会一路向好,越走越光明,再也不会是可望不可及的空想了。
比对之后,赵生甲非常理性地认准去程远建筑集团是他正确的选择,以前认为不该挪地方的想法,过于幼稚和任性,是对自己前途不负责任的表现。
杜斯达为他提供的这个平台,也可以称做是他向上升迁的理想台阶,如果全倚仗他自己单打独斗,何年何月能混出名堂啊!
回头一想,尽管有了杜斯达这层关系,他也不能坐等其成,实干还是做事的前提,既要对工作负责,也要为领导负责,更不能仗势欺人,胡作非为。机遇虽好,也要利用好,工作上绝不可以出现纰漏,要比在碧桂园干的还好才行。
赵生甲做事很低调,即便他已经磨练得可以独挡一面了,依旧不曾有趾高气昂的翘尾巴表现,仍默默做他的事,为人谦和,项目部有谁找他帮忙,他都无条件答应,做到人家满意为止。
事在人为,范思瑾把他介绍到碧桂园项目后,他现在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他在干中总结提炼的,不也做的很好嘛,人呐,有一颗上进的心,并能全身心地务实去做事,必然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