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业,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并且没有什么对手。
但问题是,这个行业先期的投入不小。
船只要有罢,水手要有罢,转运的工具,点对点的路线,以及一系列的通关哨卡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想要做大就能做大的。
所幸,卓梁至少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他不敢和崔氏甄氏争夺什么大商路,他就守着一条川蜀到江东的商道,当下也就没有人会去抢夺。
停泊在渡口的梁氏商船大概有二三十条,每一条船上都挂着两面旗帜,一面是象征着骠骑麾下的旗帜,另外一面则是卓氏商号的旗帜。代表骠骑所属的旗帜高居于桅杆的顶端,卓氏的旗帜则是斜插在船体侧面。
别看数量不小,但是船只都不大。
卓梁苦恼之处也是在这里,大船显然装货更多,效益更好,但是投入也自然是更多,并且修建的时间长。可是只用小船,那么建立水运渠道明显不够用,自家的运力若是不足,也别怪其他人会伸手进来。
卓掌柜!卓掌柜可在?
码头上有人喊着。
卓梁闻声,便是先应了,然后走出船舱来一看,立刻连忙往前几步,没用搭板,直接跳上了码头,到了诸葛近前,恭敬地作了一个揖见礼,在下见过诸葛从事。不知从事至此,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诸葛亮还了半礼,然后举目四顾,卓掌柜这船队还可以啊…可是将要启程了?
卓梁虽然不清楚诸葛亮为何而来,但是依旧老老实实的说道:是将要启程了,不过…还有一批香料等着进舱…预定是今天晚上到,若无意外,便是明日启程…
诸葛亮点了点头,又问道:香料是卓掌柜你的人采购的?
卓梁憨厚的笑了笑,让诸葛从事见笑了,在下这个本钱薄…香料是李氏商行的,只不过是搭我的船去江东…
诸葛亮摆摆手,不知可否到卓掌柜的船上坐一坐?
卓梁连忙伸手相邀,这是在下荣幸!请,这边请!从事小心…
一转头,卓梁又连忙冲着船上喊道:老把头将船定住了,别晃!
船上有个苍老的声音应了一下,然后有人走到了船尾,左右伸出竹竿将船撑住了,还有人连忙将船头上的搭板架在了码头上。
诸葛亮稳稳的上了船。
卓梁跟在其后。
卓梁的船算是中等大小,平底的商船,算上船舱的话,有三层。船舱里面放货物,然后第一层可以放货也可以住人,就是住宿的条件很一般就是了。在上一层,也就是顶层,就很小了,只有四个房间,卓梁住一间,另外一间作为厅堂见客,剩余两间一般都空着,除非有什么重要客人。
诸葛亮先去了船舱。
船舱昏暗,为了防火,里面也甚少点灯,再加上平日里面堆积各种货物,还有水手苦力居于其中,所以什么味道都有。
卓梁有些担心的看着诸葛亮,却见到诸葛亮神色如常,就像是没有闻到什么臭味一样。
诸葛亮看了看船舱里面的货物,然后又到了上面一层,也是转了一圈,就像是很随意的看一看。
到了最上层卓梁待客的小房间内,诸葛亮才问道:卓掌柜,这些货物都是你的么?
铅笔小说23qb
卓梁回答:回禀从事,只有一小半是我的,其他的是另外几个客商的。
卓氏已经不复当年,为了组建这样的一只船队,卓梁甚至需要亲自去成都找人,然后邀请旁人一同进货,出货,来获取更大的效益。
成都的李氏商行…会有人跟着你一起去江东么?诸葛亮又是问道。
卓梁略微愣了一下,点头说道:没错,是跟着一起的。
诸葛亮神色不变,点头说道:是有几个人?
活计加上护卫,一般是七八人。卓梁回答道。
香料占用空间不大,但是价格高昂,所以不仅是要有活计,还有护卫。
诸葛亮又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今日待李氏商行的人来了,你寻个由头,拖延两三天再行出发…就说是公文未妥…
公文未妥?拖延两三天?卓梁吸了口气,然后点头说道,没问题!
从川蜀到江东,水路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大量货运,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水路上面的关卡比陆路上要少很多…
若是春夏之交,随时可能下雨,导致江水暴涨,有时候就必须抢时间,所以有时候就拖延不得,而对于当下来说,基本上江水稳定,早两天晚两天差别不大。
一般来说,也没有人会在春夏之交,水势湍急的时候行船,危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