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面一个装饰古典豪华的房间里,一位拄着龙首拐杖的老人,看着前面的大屏幕,大屏幕中的画面,正是楚健等人。
没错!那是监控。
“确定了?”他问。
一个身穿西服的男人低着头汇报:“确定了,两亿多美元。”
“能查到他的资料吗?”老人又问。
“暂时没查到,只查到他是十天前入境的,先到加州那边,然后跑去了墨西哥呆了三四天,再飞来纽约的。”
他们有海关等部门的人,查一个入境的人并不难。
“嗯!那有可能是国内大家族的子孙。算了,也别查了。等结束的时候,将我们的黑卡送他一张,态度恭敬点。”
“好,明白!”
……
“这张古琴也不错。”王建国看了一会,将目光放在了一张古琴上。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盛行,其可谓中国古乐器中历史最悠久、艺术水准最高、制作最为精致的艺术品,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收藏品。
如果是10年前,古琴收藏还只是一个很少人问津的领域,但自从王世襄的旧藏唐代“大圣遗音”古琴拍出115亿元之后,古琴就从冷门收藏一跃成为藏家追捧的热门藏品。
“就怕是新制的古琴。”沈世杰似乎跟王建国杠上了。
他也没散布谣言。
现在的古琴分两种,一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琴,另一种是当代新制的古琴。
清代以前流传下来的古琴数量少,价格高,想要收藏一张,难比登天。但是,市场需求摆在那儿,不管会不会抚琴,很多人都想在家里挂一把古琴附庸风雅。
于是,越来越多的古琴爱好者转而收藏当代新制的古琴。
为了区分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琴和新制的古琴,行家将民国以前的古琴都称为“老琴”。
“看样子,应该不是。”王建国摇头。
“据我所知,古琴的存世量大概就两千张左右,大部分还藏在博物馆,民间哪有那么容易遇到?其中之珍品更是难得一见。”
“两千多张,不少了。”
王建国表示,这是一张明代的峨嵋松古琴。
表面是温润如玉的断纹包桨,接着翻看琴底,龙池上方横刻隶书铭文“峨嵋松”。
除了铭文下方正中,镌有“乾隆御赏”篆书方印,下有乾隆朝七位词人:董邦达、裘日修、梁诗正、厉宗万、陈邦彦、汪由敦张若霭的颂词。
“你们看这‘乾隆御赏’的篆书阴刻章,填金的方章,笔划挺坚有力,结体自然,留白恰到好处,非篆刻高手而莫为。”王建国指着那刻章说道。
“乾隆御赏”四个字,彰显了这把琴的尊贵。
抛开乾隆喜欢在文物上盖章,乱涂乱画这些,你不得不承认,很多古董艺术品只要盖上乾隆的印,确实可以身价倍增。
乾隆本身就是个赏宝高手,再加上他皇帝的身份,入他手的东西,通常是不会假的。
他的印,就几乎是“真品”的凭证。
“你们再看底部七位为官词人的铭词,七位官词人所呈书体均异,楷、行、篆、隶和魏碑,精彩纷呈。
绝妙雅致,铭文、篆刻与琴相得益彰。
弹奏起来,闻音之余尚能欣赏各种书体之美,眼福、耳福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也说明皇家所藏之物的精绝。
最重要的,还是这琴身的断纹。你们也应该知道,一尾古琴的器身如果形成了优美的蛇腹断纹至少有500年以上的历史。
眼前的这一张,遍身均有优美自然的蛇腹断纹,而且器身包桨肥厚自然,呈色温润养眼。
所以,我认为这是真品,价值连城,值得入手。”王建国口若悬河。
这回,沈世杰不说话了。
有点无法反驳。
楚健笑道:“王叔,您的鉴宝能力也挺强,这些年怎么搞的?”
混到这地步?
难道之前是金盆洗手不成?
王建国苦笑:“往事一言难尽,不说也罢!”
楚健朝工作人员那边招招手,那边的人立即大步快速走过来。
“先生,有什么吩咐?”
“这张古琴,什么价?”楚健问他。
那人赶紧说:“先生您等等,我这就喊程掌柜过来,这交易都是他负责谈的。”
“行,你去喊过来吧!”
过了一会,一个胖子走过来,年纪跟王建国差不多,只是保养得好,红光满面的样子,看起来是个有福气的人。
“鄙人程长春,小友是看上这张古琴了?相信也知道这张古琴的底细和价值了吧?要不要鄙人……”
楚健打断他的话:“不用,我们知道,你就直说它什么价吧!”
“一口价两百万。”
沈世杰:“人民币?”
程掌柜讪讪一笑:“这位朋友开玩笑了,当然是美元。”
李斐无语,真想吐槽:现在钱就真的不值钱了吗?
两百万美元,一千多万人民币。
一张古琴,竟然就要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