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金与李三则破格进入枢密院,担任武欣的贴身秘书。
李小妹接替高阳,负责关中所有的工商业管理。
新的琼崖系正式出现在朝堂上。
琼崖侯府依旧是那个不可撼动的存在。
哪怕是吴正义还未醒来,哪怕是吴闵还是不干涉枢密院的事务,哪怕是李象常年不露面。
大唐依旧是安稳的运转着。
薛讷等人可不比他们的师兄师姐,还有些不少的束缚。
他们的出身,他们身后的力量足以让他们按照吴正义的既定安排行事。
顺宁十一年四月。
张大象上书,启动大唐户籍的改革计划。
新的户籍章程解除对百姓的行动限制,朝廷为所有户籍百姓办理新的户口本和个人身份证,拥有新的证件之后,百姓便可以在大唐境内任何地区自由迁徙、求学、旅游、经商、务工等。
治下人口数量将不再纳入官员考核。
大唐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普查。
同年八月,长乐大长公主上书,提议大唐实行新的纪年法。
新纪年法称为《大唐纪年》,以大唐立国为唐历元年,与皇帝年号并行使用。
顺宁十一年即唐历六十九年。
新的纪年法很快通过。
吴闵提议,在唐历七十年时,朝廷举行大阅兵,普天同庆,庆祝大唐立国七十年。
李象不想朝廷有多余的开支,想要驳回吴闵的提议。
不过武欣等五相否决了皇帝的决定,以枢密院的政令形式对外宣布将在唐历七十年举行庆祝大典。
这是枢密院第一次用手里权力驳回皇帝的决定。
此事标志着皇权与帝国治权开始分离。
李象默认了枢密院的决定,从内帑向兵部拨付五万银币,用于阅兵式的开销。
十月底,孙喜旺上书,调整大唐的商税税率。
大唐现行的商税主要是经营税和进出口税构成。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如此简单的商税收缴方式显然已经过时了。
进出口税还好说,缴税主体是市舶司,基本不存在逃税和避税一说,但是民间的商业经营中,逃税、避税的人大有人在,严重影响了国库收入,也影响了朝廷对工商业的管理。
对于商税的调整,朝廷和皇帝都很谨慎,怕引起工商业的震荡。
商税现在可是占了朝廷税收的七成,出点问题就是伤筋动骨。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商税是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但是这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推行下去。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刑部、户部、市舶司三家直接就动手了。
刑部和户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新商税的草案,交给枢密院审核。
草案只在枢密院停留了不到一个小时便出现在的皇帝的办公桌上。
李象知道自己无法阻止,早来五相和吴闵等人,询问他们的意见。
吴闵保证大唐的经济不会收到太大影响。
枢密院和户部拿出了今年前十个月的数据。
经济数据显示,有大量的热钱涌入到了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已经出现了过热,多达四千万银币的资金进入债券市场避税,只是这一项,朝廷损失的税款就超过了四百万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