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最强帝国的统治者具体说了些什么,外界无人知晓。
但是他们会面之后,两国的停战协议便快速达成了。
首先是两国相互达成谅解,对这次的战争表示遗憾,将战争的原因归结于沟通不畅引起的误会。
其次是双方都对对方做出了赔偿。
大唐获得了撒马尔罕以西一百里的土地,大食向大唐赔付军费,这些军费将以大唐过境大食货物的税款抵扣。
大唐向大食支付价值一百万贯的货物来抵偿大食的军费开支和损失,并向大食提供成本价的基建服务,算做是双方重归于好的赠礼。
再次是双方就消除不稳定因素达成合作协议,大食可以雇佣大唐境内的雇佣兵消灭那些叛教者,大唐可以在马里、埃及等地雇佣当地的大食人劳作。
双方达成的协议中没有任何的具体条款,每一条都是大而化之,最终解释权归大食国王与大唐皇帝共有。
唯一的一条确定条款是合约的有效期是五十年,大食和大唐的继任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续约。
这份协议被称为《撒马尔罕约定》,一举奠定了两国未来半个世纪的和平。
后世对这份约定的评价很高,认为这是两大帝国在寻求和平道路上的一次大胆探索。
不过在当世人看来,约定的内容就相当扯淡了。
一场双方参战兵力前后超过百万,损失兵员和人口超过两百万的大战结束,没有战胜者,没有战败者,这正常吗?
反正以这个时代的认知双方的中下层都无法理解这份约定签订的意义。
难道双方签定这样一份合约就是为了各自找个台阶下,面子上好看一些吗?
见鬼去吧!
大食内部因为巨大的损失和教派斗争,很多势力都不承认这份约定的合法性。
大食损失了上千里的土地,大量的财富和人口,一份约定就能揭过去?
于是那些原本就不服穆阿维叶一世的人纷纷跳出来,指责他篡改了先知的启迪。
这正好给了穆阿维叶一世铲除异己的借口。
前线刚刚与大唐正式停战,大食内部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
而在唐人看来,这份狗屁协议实在是太丢人了。
明明是大唐占有优势,却放弃了那么多的利益,简直是胡闹。
大唐一直以来的胜利让很多唐人默认一件事:
大唐在战场上没打赢就是输。
不可饶恕。
不过当大批的大食移民出现在各地,远征的大军回到关中,前线的实际战况被传开,也就没有人在抓着协议的事情不放。
开疆拓土上千里,得到人口一百多万,杀敌超过五十万,自身的伤亡还不到五千。
有这些战绩在,大唐明面上的输赢还重要吗?
大明宫中,种树归来的李世民听着李承乾关于此战的详细战报,乐的合不拢嘴。
“好好,皇帝,你做的很好!”
“大唐未来五十年将再无外患,阿耶真的为你高兴!”
李世民很少夸赞儿子,这让步入中年的李承乾受宠若惊。
他谦虚道:“都是前线将士用命,大唐上下支持,儿子只是居中调度而已,阿耶谬赞了。”
“不错,将士们辛苦了,你可不能亏待他们。”
“哪能呢!除了正常的作战补贴和奖励,军中的很多将士都取到了老婆,儿子让兵部和礼部给他们发了喜金,明年咱大唐估计就要有不少混血儿了。”
“什么混血不混血,生在大唐,他们就是唐人,这话你以后可不要说了。”
“是,儿子记住了。”
“移民安置做得怎么样了?”
“小愔现在在幽州盯着工业区,分不开身,儿子就让小佑重回归化司了,您放心,小佑也是经验丰富,移民安置的事情出不了岔子。”
“大食的环境与我们毕竟不同,那些年轻移民怕是不好管,你还是要上些心。”
李世民问道:“你表叔呢,大军归来,他都不露面?”
李承乾摇头:“不清楚,停战谈判结束,表叔就回了琼州,还把小吴珏、吴源和各家的小辈带走了不少。”
李世民皱眉:“他是又要收徒吗?”
“大概是吧,听说吴闵也回去了,大概是表叔对我等师兄弟不太满意,想要给下一步的改革储备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