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谢谢表哥!”
吴正义屁颠屁颠的追上去,给李世民当司机。
两人没有再说朝廷开支的事情。
李世民和吴正义都知道朝廷的开支有问题,吴正义更是直接点了出来。
但是这件事他们不能管,一管的话,朝廷保证立马停摆。
不是危言耸听。
李世民对士族下狠手,搞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如果这个时候再去挑战朝廷的运转方式,肯定要出大问题。
吴正义之所以提这件事,除了要卖飞艇,还有就是提醒李世民要适当调整对士族的手段,不要急功近利。
有些话不能说的太直白,点到即止最好,不然李世民也不会给吴正义一个五十万贯的大单子。
当然,李世民也的确是看上了飞艇在战场上的作用。
突厥当初可是把大唐搞的灰头土脸,哪怕是把颉利给怼了回去,还拿到了大笔的赔偿,但是他和朝堂上下都咽不下这口气,时刻想着把突厥给搞死。
有钱之后的李世民敢挺着腰板说:不就是花钱吗?只要能干掉突厥,钱不是问题。
吴正义在送李世民回皇宫的路上,还说了自己过段时间要回琼崖的事情。
李世民当时就笑了。
他此时恨不得吴正义赶紧滚蛋。
不是卸磨杀驴,而是他对士族一顿老拳,直接把大唐的管理体系打的相当的脆弱,在官员们看来,朝廷正想着皇帝一言堂的趋势前进。
无论是士族还是寒门,又或是其他人,对此都非常警惕。
不管是出于对大唐稳定的考虑还是出于对自身地位的考量,皇帝专权都不是好事情。
大唐统治阶层人心浮动。
李世民还没有信心和实力成为秦皇汉武那等存在。
所以他需要暂时调整一下朝堂局势。
吴正义这个号称不入朝堂的家伙已经是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身上还深深的刻上了帝党的标签,有他在长安,各方势力都会担心皇帝的实力过于强大。
他暂时离开长安,正好可以安抚某些人惶恐的心绪。
两个人沟通之后,国侯府便传出了吴正义要回琼崖的消息。
正在各处都在议论琼崖侯为什么要回琼崖以及他离开的时间时,关中传来了两个爆炸性的消息。
首先是市舶司主导的第一次官方海贸船队归来。
南线二十一艘大商船途径交趾、南洋、到达天竺,东线十一艘商船东渡倭国,北线三十二艘商船到达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六十四艘商船带着大量的货物到各国倾销,历时近七个月时间,陆续归来,在杭州港集中卸货。
经过统计,此次海外贸易活动中,船队总计销售额高达三百一十二万贯,并带回了价值超过五十万贯的各国特产,里外里的收入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六十二万贯。
仅仅是市舶司收到的进出口税款便高达七十二万两千贯,加上市舶司的分红,就这一次的海贸便给朝廷带来了超过百万贯的收入。
当孙伏伽亲自赶回长安汇报情况后,整个长安都沸腾了!
百万贯的收入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贞观元年的国库岁入也不过堪堪达到千万贯的门槛(皇帝从士族手中追回的税款不计入在内)。
这还是纸面数据,抛开开支,真正的结余不到一百二十万贯。
而一次海贸就能顶得上大唐一年纸面收入的十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
普通人最朴素的理解就一个:海外遍地黄金!
惊人的收益给人的刺激非常大,一向无人问津的市舶司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孙伏伽这个不知所谓的市舶司总管正式进入大佬们的视野,各种好处纷至沓来,让孙伏伽飘飘欲仙的同时又深感惶恐。
孙伏伽多次向吴正义抱怨,幸好自己是一个法家官员,不然早就被腐蚀了。
吴正义开玩笑说:“老孙,大唐的财神爷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换成其他人在你的位置上,皇帝看到报账的时候你就该退休了。”
孙伏伽表示自己的压力好大,希望朝廷给自己派个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