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杯!”新婚的夫妻两个,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三天后,这俩货精神萎靡的上班去了。
赵建国则是每天去研究院上班,
每隔一周,给江女治疗一次,每隔半月,给二号治疗一次。
休息的时候,就去乡下走一趟。
曲介正那边,已经收割完小麦了,而且也种上了玉米,用的种子,就是赵建国让马天禄带过去的。
这一亩小麦,产量达到了877公斤,而旁边的小麦亩产,平均只有1135公斤,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这个产量,还是两年前,北京启动“百万亩小麦亩产300斤”的科技攻关成果。
也就是俗称的“小麦会战”。
比两年前,已经提高了5166公斤。
而现在,这一亩就到了877公斤,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儿。
如果能把这一亩地的成功经验,成功的掌握然后推广,那老百姓就有饭吃了。
于是,村里上报公社,公社上报上级。
农业是国之根本,就连最上面的那位也惊动了。
最后,命令传下来,曲介正所在的村子,成立高级农业社,73块农田全部划为样板田,由曲介正负责指导管理。
曲介正本人任社长。
这时候,也是蔬菜瓜果大量上市的时候,
赵建国教给曲介正的套种技术,到了这时候充分的展现出了高产成果。
曲介正的名字,也开始走入了上级的视野中。
这些事儿,赵建国都知道。
而且事情也是按照他预想的在走,这就可以了。
轧钢厂那边,他挂着副厂长的名义却不在,这让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厂里的派系之争,就从来没有停歇过。
所有人都想要知道,举足轻重的赵建国,到底是站哪一边。
毕竟赵建国跟厂长走的也很近,但是跟李副厂长关系又挺好。
甚至很多人觉得,也许派系之争,笑到最后的会是赵建国。
倒是厂长和李副厂长两个了解赵建国底细的,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不说别的,就说上级对赵建国的特殊照顾,他要想要红星轧钢厂的厂长宝座,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过,下面的那些主任什么的,却看不透这一点,所以在选择站队问题上,基本都是持观望状态。
都等着看赵建国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派系之争,就成了厂长和副厂长的针锋对麦芒。
赵建国不在,反而少了很多麻烦。
赵建国一直都在研究院上班,这次钱院长要做的,是自主研制中近程运载火箭。
这项研究,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如果成功,同样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只是,毕竟这是第一次,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根本没有任何参照的数据。
所以,从赵建国参与进来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