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朱棣之后出生的那些皇子,因为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所以哪怕年龄依旧不大,却已经对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对于削藩的态度,虽然说朱元璋是表示支持的,但是他也有他的难处……
因为,封藩制度就是他亲自提出来的,现在他却要出尔反尔,这让朱元璋多少有些抹不下脸来。
所以到最后,削藩这件事情,朱元璋能够帮上的忙就变得很有限了,剩下的工作就必须要由朱棣来做了。
真要说起来,削藩其实也很简单,以朱棣目前对朝廷的掌控力,真的只是一封圣旨的事情。
他相信,绝对没有哪一位藩王敢于起兵对抗。
但是,从感情的角度来讲,朱棣更愿意把这件事情与几个已经就藩的藩王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说服,不管怎么说他们和朱棣也是亲兄弟。
而且更关键的是,他们在靖难之役保持了中立,并没有针对朱棣落井下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朱棣是不愿意用强的。
别的帝王对亲兄弟是什么态度,朱棣不想去效仿。
但是在他看来,既然自己已经足够掌控整个局势,那么对于自己的亲兄弟多一些宽容,多保留一些亲情,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于是,在十月中旬,永乐朝第一次科举放榜之后,朱棣就开始了以削藩为目的的北巡。
按理说,他才刚刚北伐回来不到半年,完全没有必要再次巡视北方。
但是在朱棣心中,削藩这件事情一定要尽快处理,此时就藩的藩王数量并不多,这时候削藩才是最合适的时机。
所以,永乐元年十的月底,朱棣正式北巡。
由于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才三岁,而且也并没有被朱棣册立为太子,所以朱棣在北巡期间,监国的依旧是太上皇朱元璋。
朱棣北巡的路线是先至开封府,然后转道太原府,最后到达西安府……
明眼人一看朱棣的这个路线,就知道他是要对几位已经就藩的王爷出手了。
朱棣此次出行并不是去出征,所以并未带领太多兵马。
只带了四卫天子亲军充做仪仗,以及天枢营的西山重骑作为护卫。
整支队伍总数只有三万多人。
朱棣此行虽然是冲着几处藩王而去,但是也并没有浪费路上的时间。
每过一处,朱棣都会亲自对当地的民生吏治以及经济情况,进行一番了解。
就这样,等他到达开封府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初十。
周王朱橚,也就是老五,他的封地就在开封府。
朱棣在开封府外,见到了前来迎接自己的五弟和开封府的地方官员。
时隔数月再次见面,朱棣发现,老五朱橚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态度开始变得有些生硬了。
当然,他对这种变化的原因也是心知肚明。
等进了城,在朱棣的严令之下,所有官员都各归其位,各行其事去了。
所有人都以为朱棣会在军营中休息,却没人知道,他却换了一身便装,带着一个诸亮就直奔周王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