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人!”
王复春一脸兴奋的站起身来。
虽然诸亮还没有说下一步他会担任什么官职,但是他知道,诸亮是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
王复春属于半路加入暗卫的,在他被选中担任楚王朱桢的长史的时候,就被暗卫找上了门。
那个时候朱棣还没有起兵靖难,但是王复春却判断朱棣一定会取得天下。
所以,当暗卫找到他的时候,他完全没有犹豫就同意了加入了。
而事实也证明王复春的眼光是准确的,朱棣最终坐上了龙椅,这也意味着,他将来的仕途也会是一片坦途。
至于朱桢的下场,也就没人会在乎了。
当诸亮的密信送到朱棣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天以后了。
这个时候朱棣的北伐军已经完成了对鞑靼和瓦剌残部的清剿。
每日都有连绵不绝的草原人,在明军的押送下返回努尔干都司和大宁行都市的地盘。
统管一切塞外民事事务的,依旧还是瞿应行,这一下可把他给忙坏了。
朱棣送来的草原人可不是像以往一般几万人的规模,而是整整超过了九十万,其中只有二十多万是青壮,其余全部都是老弱妇孺。
为了安置这些新来的草原人,瞿应行征召了超过十万的塞外辅军,和至少临时任命了超过万人的基层官吏。
几乎透支了整个辽东和草原的潜力,才将这九十万的草原人分散到四处,建立了四个大型聚居点。
而这些聚居点,将是未来的城市所在地,这些草原人,也将最终依托这些城市生存。
除了搜罗草原部落的人以外,朱棣还派遣了多支部队朝着草原深处进发。
他们的任务就是最终锁定大明最新的边境线位置,因为接下来,朱棣就会在这些新确定的边界附近开始驻扎军队,宣示主权。
从此以后,整个草原都将正式成为大明的土地!
在接到诸亮密信时候,朱棣正在忽兰忽失温逗留,他准备在这里建立一座城池,作为整个草原领地的核心治所。
看完诸亮送来的密信后,朱棣当时就觉得有些挠头了。
对于王仁和诸亮等手下捣鼓出来的楚王谋反事件,朱棣其实是乐见其成的,因为这确实给了他一个最好的理由来启动削藩的事。
但是这事儿的时间点选的不太好,意外的让朱元璋牵扯了进去,不管诸亮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但事实上确实欺骗了朱元璋。
所以,朱棣还得考虑到朱元璋的感受。
于是,他花了一整夜字斟句酌的写了一封给朱元璋的亲笔信,然后派人用快马送回了京师。
在信中,他将这件事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说是因为自己在诸亮和王仁面前透露了强烈的情绪,想要削藩,所以才让王仁和诸亮以为自己在暗示他们去主动寻找理由……
所以,才发生了接下来的事情,在这件事上,朱棣认为自己要负有最大的责任。
至于楚王朱桢,朱棣的意见是虽然他确实谋反了但是也不能无视他所受到的蛊惑和诱导,所以朱棣的意思是会对朱桢从轻处罚。
而且,朱棣在信中还表示这件事只是个意外,绝对不会再有下一次。
然后在信的最后,他告诉朱元璋,从今以后,整片草原已经彻底成为大明的版图……
而草原上的民众,也已经全部纳为了大明的子民,从此从游牧变为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