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让燕军意外的是,在没有了耿柄文和铁铉的压制后,基本上这些明军都是望风而降。
虽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解释起来也很麻烦。
但是,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燕王朱棣本人在普通士卒和民众中的声望。
再加上济南府的明军,原来就是征燕军的右路军,连续两次试图出击,都被燕军打了个全军覆没。
在少数逃回来的人的描述下,燕军已经成了绝对不可战胜的对手,与其如白白死去,直接投降反而是个最好的选择。
于是,只是短短半日功夫,济南府这座重城就彻底落在了朱棣的手中。
朱棣为了节约时间,大军在济南府只休整了两日,就再度出击。
而这一次,燕军的目标是东昌府。
东昌府城比起济南府就差得远了,不管是城池防御还是守军数量,都是天壤之别。
朱棣的大军只是一轮炮击的下马威,东昌府城就降了……
接下来,靖难燕军一路势如破竹,连破东平,东阿,汶上,沛县……
基本上这一路都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全都是燕军一到,立刻主动出降。
朱棣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重新任命这些地方的官吏,干脆全部原职留任,等待以后再一一甄别。
在朱棣心中,现在时间才是最需要重视,既然已经起兵靖难,那么就要尽可能抓紧时间早日进入京师。
能早一日结束这场战争,就能少消耗一点大明的国力。
一个多月后,朱棣带着大军兵临徐州城下。
之前的好运气终于用完了,燕军在徐州遭遇了激烈的抵抗。
徐州属于凤阳,在徐州堵截燕军的兵马几乎全部来自中都凤阳。
其中以中都留守司的兵马为主,集合周边其他卫所,一共陈兵十五万在徐州城,试图阻止燕军继续南下。
燕军面对坚城,第一次打起了硬碰硬的攻城战。
先是火炮声轰鸣,无数炮弹铺天盖地,连续十轮炮击之后,燕军开始攻城。
在攻城这件事上,其实燕军也没有太先进的办法,唯一能凭借的只有西山工坊出品的铁盾车。
与明军使用的木质盾车不同,每一辆铁盾车都是由十几块铁板拼接而成,而且还在背面加装了金属框架来增加受力强度……
基本上,这铁盾车已经完全可以防御,目前已知的明军远程武器的攻击。
数百架铁盾车在燕军士卒的推动下,缓慢的朝着徐州城下移动,每一架铁盾车后都隐藏了数十名燕军士卒。
当被刚才的炮击打的有些发懵的徐州守军重新探出头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数百面巨盾正朝着城池缓缓移动。
顿时,城墙上立刻就忙乱了起来,火炮和床弩从城下运上了城头,开始朝着燕军的铁盾车拼命发射。
徐州城上的火炮全是小炮,射程不超过三百步,床弩的射程也差不多。
等守军手忙脚乱的发射完一轮后才发现,燕军的铁盾车根本就还没有进入射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