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点点头,不得不承认,汤和这理由实在是找的不错。
他想了想,觉得汤和的意见其实也不错,视线在屋子里环视了一圈之后,便有了决定。
“信国公所思果然老成,那就照你所说来调整吧……”
朱棣没有再征求意见,就直接拍板了。
“朱能任第二军府副都督,兼领左营……”
“…………”
一番调整后,北平第二军府正式成立,不过目前只是个空架子,三营人马和军府直属卫,都还得从降军中选拔……
汤和任大都督,朱能任副都督兼领左营,汤和亲自兼领中营,原镇山卫指挥使平安领右营。
这样一调整,整个第二军府就有了来自不同圈子的武将。
不过,这样一调整新军府,其他军府也就必须要同步调整了。
首先,朱棣宣布正式撤销了所有以武将名字命名的番号。
因为在实践中,朱棣发现,这种命名方式虽然能够快速形成战力,但也容易形成兵为将有的陋规。
这种军队结构,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发展了,所以朱棣经过思考后决定废除这种方式。
从今以后,燕军体制内,兵是兵,将是将!
然后,吕正正式成为了“天枢”营的统制,下辖西山重骑、猎鹰游骑和镇山卫!
接着张玉的北平军府,原本的玉字营改为中营由张玉直领,能字营改为左营,由顾时担任统制,武字营改为右营,瞿能为统制……
塞外军府暂时不动,只是将霍字营改为中营,云字营改为左营,沙字营改为右营。
而张武也不再担任北平军府的副都督,而是成为新组建的火器营“瑶光”营的统制。
而瑶光营和天枢营一样,直接归朱棣节制。
瑶光营是以诸亮带来的的实验营为基础,再吸收部分神火营的降军组成,成为了朱棣手中第一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
至于还在北平坐镇的贺忠良,职务也有了变动。
朱棣任命贺忠良为北平兵马司大都督,统辖北平境内五万兵马司,负责地方守备。
燕字营改名为王府中营,由盛庸接任统制,专事负责燕王府的守备。
如此调整之后,整个燕军体系形成了以三大军府主攻,数个独立营为辅,而兵马司主守的新格局。
“好了!第一件事说完了,现在说第二件事!”
看着众将慢慢都接受了新调整,朱棣开始说起了第二件事,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本王决定……一个月后,也就是四月二十七,起兵靖难!”
朱棣的话音落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朱棣身上。
靖难一词,字面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去平定变乱……
但如今从朱棣口中说出,这意思就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在坐的武将一听就明白了,朱棣这是要对京师用兵了。
于是,有人兴奋、有人激动、还有人淡然……
而感觉最复杂的,还是要属汤和等刚刚才投降过来的几位。
“诸亮,你把咱们靖难的檄文给大家读一下,顺便也听听大家的意见!”
朱棣转头,对从一进屋就一直充当透明人的诸亮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