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将军,本王问你一个问题!”
朱棣的语气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却依旧吓了吕正一大跳。
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吕正,自从上次与朱棣比赛了一次冲阵后,就对朱棣展现出来的武勇佩服的五体投地。
朱棣跃马大杀四方的形象,早已烙印在他心里,导致现在的他,骨子里对朱棣是感到十分惧怕的。
“王爷请问!末将一定知无不言!”
吕正的态度非常的端正。
“二十五万人站在原地让吕将军来杀,你需要多久才能将他们全部杀完?”
朱棣这个问题让吕正傻眼了。
“这……这……末将杀不完就会被累死的!”
哪怕再自大,吕正也知道自己绝对完不成一人斩杀二十五万的壮举的。
一戟下去干掉一个,耗时一息……
一盏茶时间大约能干掉五十个……
一个时辰大概能干掉一千个……
二十五万人,吕正不吃不喝也需要两百五十个时辰,也就是接近一个月……
“所以……正面决战的话,哪怕大胜,最大的战果可能也不过就是杀敌上万,再俘虏个最多五万人就顶天了……”
“这种战果,距离本王的一个不漏的目标,差的就太远了!”
朱棣见吕正服软,便不再理他,继续说了下去。
“所以,本王绝不能让汤和选择正面决战,于是我们就需要这么一场战斗,让汤和看到全歼我们的希望……”
“而且,光是这样还不够,以汤和的性格,他可能会做出一些安排,却一定还会留下退路,这也不是本王想看到的……”
“所以……还需要一些外力来坚定汤和的判断……”
就在朱棣在大营中侃侃而谈的时候,征燕军中的汤和又收到了新的消息。
正如朱棣所分析的那样,虽然汤和已经做出了围攻全歼燕军的计划,但是也同样预留了后路。
一旦事有不顺,他随时有能力终止全歼燕军的计划,然后带着大军全身而退。
至于为什么他会如此安排,原因也还是在朱棣身上。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燕王朱棣一直以来战无不胜的威名,连汤和这种级别的老将对上他,都觉得压力无比巨大。
所以,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汤和才会安排了退路。
虽然说安排退路需要占用大量的兵力,一定程度会影响到全歼计划的达成,但汤和却认为这也是必要的牺牲。
牺牲全歼计划的成功可能性,但保证了退路,这就是汤和的选择。
但是,这一刻,看着手中刚收到的消息,汤和却犹豫了……
“燕军在真定府的兵马主动出击,燕军北平军府大都督张玉率军十万,突袭了我左路军前锋……”
“左路军五万前锋全军覆没,左路军参将盛庸被俘……”
“燕军离开北平境,猜测攻击方向为太原府!”
十万大军?燕军哪里来的十万兵马?
汤和有些迷惑了,据他所知,燕军全部兵力也不过就十万出头。
现在中路燕王朱棣带了四万,右路霍去病那里至少有三万,那左路的张玉哪里来的十万兵马?
汤和百思不得其解,这十万燕军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