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枝顿时瞠目结舌。
他没想到朱棣居然如此……自信!
“你回去告诉你父亲,李景隆冒死突围,八万大军溃散,最后收拢者只得十之一二……”
“这样,看看你父亲能不能满意?”
朱棣没有继续刚才那个话题,而是直接转到了李景隆身上。
李增枝默算了一下,朱棣的意思,大概就是李景隆可以带回去至少一万人马。
这结果不算最好,但也不算太差,李景隆这样回京师的话,虽然也会面临削职的风险,但一条命肯定是能保住了。
“此事末将不用与父亲商量,只是不知道何时能让末将去见见家兄?”
李增枝明显是得到了他爹李文忠的授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主。
“既然如此,那就明日吧!”
朱棣也没有继续为难李增枝的意思,相比他兄长李景隆,朱棣对李增枝的印象要好很多。
李增枝走后,朱棣的眉头才紧紧的皱成了一团。
事情的发展,似乎有些脱离了他最先的计划。
朱元璋的直接插手,本就是在他意料之中,为此他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然而,如今朱元璋疑似昏迷,整个大明朝廷的权力再次落到了太子朱标手中。
这就意味着,之前做出的布置很多都需要重新调整。
不过,有些东西肯定不会变,比如让信国公汤和做征燕大将军,再比如发兵六十万……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基本盘,基本不会受到影响,而会受到影响的应该就是征燕大军,各路将领和兵马的选择了。
之前朱棣猜测的是,朱元璋既然安排六十万大军,那就根本不会留后手,调动的兵马应该就是大明朝庭中最善战的。
比如随汤和征吐蕃的原班兵马,又比如沐英的云南兵,以及最精锐的京营……
但现在以朱标的性格,应该不太会选择不留后手,很大的可能会留下至少一半精锐,用来保证京师的安全。
比起朱元璋的魄力和自信,朱标明显会选择看起来更加稳妥的方案。
而这个改变,却是朱棣十分乐意见到的,因为时间可是在在朱棣一边的。
只要给他时间,最后胜利的一定是他。
“王爷!京师宫里的消息已经被完全封锁了,暗卫根本没机会传出消息……”
这时,诸亮出现了,他显得有些自责。
因为如此重要的消息,他事先居然没有收到任何风声。
“这事倒不怪你……出了这事,宫禁必然会被封锁,消息自然也就传不出来了……”
朱棣没有责怪诸亮的意思。
“想办法联系王景弘,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从他嘴里知道,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是!亮马上安排!”
诸亮也知道,搞清楚宫里的真相,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
第二日一早,李增枝就在朱棣亲兵的带领下,直奔东光城。
有朱棣的手令,负责围城的霍去病大手一挥,就让李增枝穿过了燕军的包围圈。
到了城下,李增枝一报上身份,就很快被迎进了城里。
李景隆和李增枝两兄弟见面说了什么,没人知道。
但是,数天后,一个消息就再次震动了京师。
曹国公李文忠的嫡子李景隆,在被围东光城数月后,突然突围成功。
不过,在突围过程中,麾下大军被击溃,最后只收拢了一万余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