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的话并未得到道衍的认可。
“贫僧以为,王爷完全可以让蓝玉再活过来,反正他的印信皆在,炮制几份文书应该很容易!”
道衍的话顿时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道衍大师好计谋!”
诸亮第一个跳出来支持。
“炮制什么文书?有什么用?”
张武满头雾水的看着神色激动的道衍。
一旁的阿鲁温沙使劲戳了戳张武,让他闭嘴。
接下来就是道衍、诸亮和王仁三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开始讨论起了该如何利用蓝玉的身份。
至于其他人,大多数都听的似懂非懂……
讨论完这事之后,主角又再度变成了几位武将。
在朱棣的主导下,燕王府麾下的武装力量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编制体系。
在朱棣看来,军队就该用来打仗而不是屯田,屯田的军队只能叫民兵。
而作为专职的军队,现有的卫所制显然不太科学,作为军队最大的独立单位,一个卫所五千人的标准实在太少了点。
所以,朱棣打算在区别正军和辅军之后,重新建立新的军事单位。
原本他的打算是直接推出后世的班排营团师架构,但经过集体讨论后却被劝止了。
因为几位一线军事主官,都认为这种架构和称呼并不是太适合目前的现状,会让士卒们缺乏认同感。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最终新的架构被定了下来。
在新的架构下,卫不再作为最高的独立军事单位,在卫之上增加营的编制,一营兵力一万五千人,下辖三个卫,每卫五千人。
卫以下沿用现有的架构,以免让士卒们无所适从。
除了这些,还有都司这个军事机构彻底被取消。
原来的都司衙门变成了巡抚衙门,纯粹的民事管理机构,与军事相关的职责只剩下日常维护治安,管理辖下的辅军,以及为正军输送人力……
讨论了一会之后,在综合了各方意见后,在营这个单位之上,又增加了一个军府的建制。
一军府辖三营加一个直属卫,共计兵马五万,军职增加了大都督和大都督佥事。
确定了新的军队架构以后,朱棣还对武官的级别进行了调整。
小旗改为无品,总旗九品,百户八品,千户七品,卫指挥六品,营镇抚五品,营都统四品……
军府大都督佥事三品,军府大都督二品,每一级又设副职一名,品级降半品。
这改革可以说已经彻底将大明军制给颠覆了,但参与讨论的武将,却都觉得这些改变更加有利于训练和指挥战斗。
当军制改革的方案定下,朱棣当场就按照新的军制对麾下的军队进行了新的编组,顺便也把主官也给任命了。
燕山卫和北通卫合并,组成燕山营,承担卫戍北平的职责,营都统暂时由朱棣兼任。
原北平都司十八卫兵马全部打散整编,选编一万五千人组建玉字营,其余人马就地转为辅军屯田。
玉字营都统由张玉担任,其余属官的任命另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