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已经知道我们来了,他还给本王出了一道题,想掂量一番本王水平!”
朱棣笑着解释道。
“这,不太可能吧……我们这一路走来,可是没有放跑任何一个敌军的斥候啊!”
朱能觉得有些不太相信。
“这也是本王疏忽了,以前总在草原上作战,居然忘记了有时候,斥候也是能装成百姓的!”
朱棣也是刚才才想到了这个疏漏,真要说起来,连他也是第一次在大明境内与明军对阵。
朱能这时也开始回忆,似乎这一路走来,远远看着队伍的百姓和田边的农夫,数量真的是不少……
“该死!”朱能有些自责。
“不用自责,事情也没坏到哪里去,现在就看平安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
朱棣看了朱能一眼,随口安慰了他一句。
“末将……不太听得懂王爷的意思……”
朱能有些懵。
“回忆一下你之前看到的平安大营,士卒外表懒散,却保持着随时能投入战斗的状态,大营外新翻过的地面……”
朱棣提醒了朱能一句。
“唔……”朱能知道这是王爷在点拨自己,于是便也认真的低头思考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朱能突然一抬头,眼中就多了激动。
“末将知道了!原来这真的是平安在考校王爷啊,那新翻的地面就是故意露出的破绽……”
朱能因为想通了关节,所以有些兴奋。
“如果王爷认为他的大营真的疏于防范,他就会狠狠的让王爷吃一个亏……”
“但如果王爷看出了他故意留下的破绽,自然就会派人去联系他!”
“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朱棣点头,表示朱能猜的不错。
朱能正因为自己猜到了真相,而有些沾沾自喜的时候,朱棣接下来的命令,却让他再次觉得自己跟不上了。
“传令全军,原地休息三个时辰,然后全军进攻敌营!”
朱棣的这个命令,让朱能的脑子完全转不过弯来。
“王爷不是让岳旗去联系平安了吗?怎么又……”
朱能不是在质疑朱棣,而是他真的感到无比疑惑,希望让朱棣给他解惑。
“这平安倒是想要考校本王,可本王却未必就一定要配合,不是吗?”
朱棣的表情很平静,可语气中却多了一些莫名的味道。
对于朱棣来说,被动接受从来都不是他的性格,在他的字典里,就没有被动这两个字。
说实话,平安这一手不能说不够高明,换一人,多半就会按照他指定的剧本走下去,互相证明一番智商之后惺惺相惜……
可朱棣偏就不打算按照平安的剧本来演,他一点都没有兴趣去搞那一套惺惺相惜的假把戏。
要么就态度端正一点直接投降,要么就打到服气直接跪下投降,这才是朱棣认可的方式。
三十里的距离,快马来回也不需多久。
很快,鼻青眼肿的岳旗就回到了朱棣的面前,他带回了一封平安的亲笔书信。
在这封书信中,平安的态度倒是很端正,他清楚的表达了自己希望投到燕王麾下的愿望,但是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条件。
比如,投效朱棣只能是私下投效,不能公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