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自己的出现,改变了原本的历史进程,从而让原本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的局面,现在提前出现了。
漳州府发生的事情,让朱棣越来越有紧迫感,他开始加快自己的布局速度。
转眼又是一年岁末。
朱棣依旧没有等来朱元璋召自己回京团聚的旨意,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朱棣的存在。
漳州府的民乱历时数月终于被平息下来,匪首江志贤据说也自杀了。
但这次民乱的真相,最终还是没有被遮掩住。
朱元璋似乎没有朱棣想象中那么愤怒,漳州府斩了一个知府和县令,负责监督的太监也在被朱元璋召回后乱棍打死。
但,也就只是这样而已了,大明宝钞的推行,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太子朱标的位置也是愈发的牢固。
“这个月,陛下又出现了一次视物模糊,大概持续了一刻钟!”
刚过完年,诸亮就拿着最新的京师情报找到了朱棣。
“这是第三次了吧?太医怎么说?”
朱棣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其实很复杂,对于朱元璋这个爹,他其实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怨恨。
说起底,其实就是所处位置不同,理念不同罢了。
“太医说问题不大,是由于忧思过重,气滞血淤……”
诸亮说道。
“哦……”
朱棣有些沉默了。
朱棣原本以为,自己这种边缘化的日子还会过上数年甚至十年的时间。
结果,巨大改变,发生的却是无比的突然。
洪武十三年的夏末,诸亮再次找到朱棣。
“王爷!最近情况有些不太对,京师那边来报,皇宫里已经有十几日没有送出消息了……”
诸亮的脸色有些凝重。
“而且,陛下也已经有十几日未曾上朝,据说是偶感风寒……”
“现在的奏折每日都是由太子在处理,除了武定侯郭英和曹国公李文忠之外,陛下没有见其他任何人……”
“什么?”朱棣猛的一下站起身来。
“内外京营有没有什么动静?还有亲军!”
朱棣追问。
“曹国公奉旨巡视外京营,东宫少詹事黄子澄掌内京营,武定侯郭英奉旨节制亲军,执掌宫禁!”
诸亮的话,让朱棣的心都凉了半截,这情形哪里像是什么偶感风寒?
可是,历史上朱元璋可是还有着十七八年的寿命啊!
朱棣突然就变得有些焦虑了。
“想办法联系上王景弘,无论如何也要尽快打探清楚父皇的情况!”
诸亮应下后就匆匆离去。
朱棣沉思了一会,又把黄俨叫过来,亲手写了几封信交给了他。
随着朱棣的一条条命令发出去,整个北平系的武装力量就像上了发条一般,开始快速而有序的运行了起来。
而这一些动作,肯定也瞒不过同在一城之内的其他北平三大巨头。
张玉的儿子张辅在城外游猎巧遇西山书院的少年,发生了一些小冲突。
然后朱雄英就气匆匆的直奔燕王府告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