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总归是件好事,赵云那边你跑一趟,这个派出去的人一定要选好,不仅要能带兵,最好还要擅长与人打交道!”
朱棣给诸亮交代道。
“随后我会从西山调一批匠户,以帮助大宁行都司营建卫城的名义出塞,然后征集草原人为矿工,陆续送往河西!”
“遵令!我立刻收拾了就出发!”
诸亮说完就起身离开,丝毫都不拖泥带水。
日子就这么流逝着,转眼就到了洪武十一年的会试揭榜的日子,上榜一共360名进士。
朱元璋主持了殿试,最后御笔圈定一甲进士及第三人,二甲进士出身一百八十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百七十四人。
而这其中,二甲头名“传胪”叫齐德,其人虽然文采略逊于一甲三人,但其策论的内容很受朱元璋的赞赏。
于是,朱元璋破例将其纳入了待诏房,随侍左右,又因其聪慧机敏,被赐名为泰,至此,齐德就改名为了齐泰。
而朱棣对于京师进行的论才大典没有丝毫兴趣,他正忙着检查工正罗福弄出来的水力锻锤。
罗福选择了一处水流落差比较大的河段,又人工对河段进行筑坝蓄水。
巨大的锻锤在水力的作用下高高吊起,然后重重的砸在金属底座上,将事先摆放在底座上的铁板,直接砸出锻锤的形状。
锻锤再次吊起,两名匠户快速将铁板拖下了底座。
朱棣伸手拿起铁板端详起来。
这是根据朱棣提供图样制作的模具制造出的的胸甲,当然这只是前面的一半。
这一半胸甲是一体成型,样式结合了欧洲板甲和大明明光铠的特点,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大明人的审美。
至于质量,经过畜力锻锤锻造的铁板,其实已经非常接近钢材了,防护能力相当不错。
关键是,比起现在的盔甲,工序简单了无数倍,只要材料足够,产量相当的惊人。
“来!试试!”
朱棣把胸甲递给身后的张武。
张武不顾胸甲上还没处理的毛刺和卷边,三下五除二就用绳索套在了前胸。
然后张武拍了拍胸前位置,示意一个亲卫用特制的狭锋腰刀攻击。
亲卫持刀一个直刺,一声脆响,狭锋腰刀的刀尖就被折断了。
“再砍一下!”张武明显很兴奋。
亲卫拿着断掉刀尖的腰刀,一声大喝,腰刀重重的劈在张武的前胸位置。
腰刀劈在胸甲上,然后一划,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
朱棣先是凑近胸甲观察了一下,胸甲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刀痕。
再看看腰刀,刀刃上被嘣出了许多的小缺口。
“嚯!这甲不错啊!比锁子甲可是结实多了!”
张武对这个防护效果显得很是惊讶。
“嗯……还行!”
伸手摸了摸胸甲上的刀痕,朱棣也点点头。
“罗工正,做的不错!锻锤组的匠人一人赏银一百两,罗福赏五百两!”
朱棣一向对于赏赐都很大方,这次也一样。
罗福还好点,那几个匠户一听赏银百两马上腿一软就给朱棣跪下了。
呆了片刻才一脸狂喜的给朱棣磕头谢恩。
“不用如此!这是你们该得的,以后好好做事,只要干的好,本王绝对不吝赏赐!”
朱棣的心情也很好,因为只要铁的来源足够,至少盔甲这一项重要的装备他就可以完全自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