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边说着话,一边又指着另一张图纸。
“首先要完工的就是这书院……”
“这书院倒是简单,人手足够不出一月就可以完工了!”罗福自信满满。
“那就好,等书院建成后,本王再和罗工正说接下来的事!”
朱棣很满意罗福给出的时间。
“黄俨!”
“奴婢在!”
“你就负责给罗工正采购材料,寻找工匠,一定给本王干好了,否则……”
朱棣没有说否则怎样,但森冷的语气却把黄俨吓的够呛。
“奴婢一定尽心尽力!如果出了纰漏,王爷就要了奴婢的命去!”
黄俨直接就跪下了,也不管地上是碎石子都磨破了膝盖。
他知道刚才自己一时多嘴说错了话,惹来了朱棣的不满,现在就忙着要补救了。
“本王要你的命干什么?好好办事就比什么都好!”
朱棣收起图纸然后递给了罗福。
在返回王府的路上,朱棣让罗福计算好需要用到的工匠和人工,然后报给黄俨,让黄俨去解决。
罗福很老实,从答应下来后,就一路都在念念有词的算着账,而黄俨却是眼珠乱转,仿佛在想着什么。
等回到王府,罗福告了罪后就急匆匆的走了。
而黄俨却在看到周围没人后,朝朱棣献计了。
“王爷,奴婢有一点小小的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黄俨躬着身子,一脸谄媚的笑容。
“哦?说来听听!”
朱棣虽然不太看的惯黄俨的这幅德性,但他也知道,宫里的太监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像马和那般的太监,绝对是属于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奴婢刚才想到了一件事,前几次北伐的时候,征发了各地不少的匠户随军,而很多匠户在战事结束后并未返回原籍……”
“你的意思是,他们都选择了留在北平?”这个情况,倒是朱棣确实没想到的。
“正是,留在北平的话,好歹还能在驻军那里靠出卖手艺获得一口吃食,而很多匠户在原籍早就没了活路……”
黄俨谄笑着继续解释。
“这种匠户人数很多?布政使司也不管么?”
朱棣还是觉得奇怪,按照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随军的匠户,在战事结束后是必须要回原籍的。
“布政使司管不了……这些匠户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布政使司要管的话就还得给他们发路费……
“几次北伐下来,只奴婢听说的就有不下三千匠户滞留在北平,大部分都住在西门外!”
等黄俨说完,朱棣却是惊喜了,三千匠户可不是个小数字。
对别人来说,这匠户是累赘,但是对朱棣来说,这匠户那是越多越好。
“你的意思是,以燕王府的名义直接征发?”朱棣问黄俨。
“不是不是……奴婢的意思是,直接派兵将人绑上西山去……”
黄俨一边说,一边偷眼看着朱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