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酸丁而已!罢了!罢了!”
朱元璋这会也觉得,和这样一个读书读坏了脑子的人计较,似乎也没啥意思。
“父皇,儿臣有些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朱标最近一段时间,其实也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说。
今日趁着方孝儒上书的由头,他也打算和朱元璋说一说。
“讲吧!咱听着!”朱元璋将身体缓缓靠向椅背,然后两眼微眯。
“儿臣以为,现在整个朝堂已经人心惶惶,几乎无人任事……”
朱标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朱元璋的表情。
“接着说吧!”朱元璋的语气没有什么波澜。
“以儿臣之见,清算是否可以暂时放一放了?毕竟,朝政大事还是需要臣子们来做的!”
朱元璋半天没有回答朱标。
一直到朱标都开始感到忐忑的时候,朱元璋才重新坐直了身体。
“那就照太子所说吧!”
说完,朱元璋就示意朱标可以离去了。
看着朱标离去的背影,朱元璋的眼神有些难以捉摸的意味……
朱标一直到走回东宫了,脑子里都还在想着之前方孝儒奏章中的话。
不知道为什么,朱标觉得此人的奏章越是回味越觉得写的好。
特别是他在奏章中反复谈到了“礼”,认为“礼”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唯有尊礼复礼,方可重现上古时候的大治之世……
而这些理论,却是正好暗合朱标心底深处,那些一直有些模糊不清的想法。
这一年来,朱标也没闲着,从朱元璋开始放权让他处理一些国事开始,他也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团。
而这其中,最让他看重的就是原来的翰林编修黄子澄,现在已经被提拔成了詹事府少詹事。
这黄子澄学识渊博,很多观念和朱标都是不谋而合,所以很受朱标的器重。
他甚至已经打定主意,等到吕氏被正式册封为太子正妃后,就将朱允炆的学业托付给黄子澄。
如今,他看到了方孝儒的奏折,心中便多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把方孝儒也给弄进东宫来。
朱标刚回到东宫,正准备将黄子澄叫过来和他聊聊这个方孝儒,吕氏就带着朱允炆来找他了。
吕氏来找自己是做什么,朱标其实心知肚明,无非就是想问问太子正妃的事。
虽然心中有些不喜,但朱标却没有表现出来,脸上还是带着淡淡的笑意。
“臣妾参见殿下!”
吕氏微微躬身万福。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示意她起来。
这吕氏最让他满意的就是这一点了,永远都是如此讲究礼节。
哪怕是夫妻敦伦,这吕氏都会完全依足了礼节,虽然少了些情趣,却让朱标多了很大的成就感。
“今日允炆又被刘师傅夸赞了,允炆就想告诉殿下,让殿下也开心一下!”
吕氏语气轻柔,嘴角挂着委婉的微笑,娇俏的面容上写满了贤淑,这让朱标也不由的感觉到心情愉快了一些。
“哦?是吗?我儿又被刘师傅夸赞了?不错!”
朱标听到朱允炆被夸赞,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心情就变得更加愉悦了。
“都坐下吧,说起来,也有许久未曾考校过允炆的学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