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初来乍到,宴会也比较简陋,但气氛却是热闹异常。
作为宴会的中心,朱棣一边豪情万丈的和文武官员们喝着酒,一边却在用心观察着每一位官员的表现。
实际上,在他来北平之前,在坐的这些官员的资料都已经汇集到了他的手上。
而且这些资料绝对不是官面上的那种履历,而是连祖上三代都查的一清二楚的详细档案。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观察来印证那些资料上的信息。
这次胡惟庸谋反案,北平同样也没能幸免,倒下了不少的官员,像布政使司的右布政使,左参政,提刑按察使司的按察佥事……
六品以上的官职,至少出缺了十几人。
在这些人中,朱棣第一感兴趣的就是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郭资,这个北平名义上的最高民政长官。
资料显示,这郭资“品性高洁,才干超人”,这个评价就让朱棣对他非常感兴趣。
因为,他现在身份变了,既不是单纯的军事统帅,也不是锦衣卫,而是整个北平封国的拥有者,不仅要管军,还得管民。
至于提刑按察使司的按察使吕本,朱棣基本上在心里已经给他判了死刑。
虽然他没有牵涉进空印案和胡惟庸谋反案,但根据暗卫的调查,这吕本却在干着朝草原走私铁器的事。
除了这两人,朱棣还看到了一个老熟人,当初北伐时,在徐达的大帐中质疑霍去病的那个指挥使秦道光。
对于此人,暗卫也有详细资料,贪财好色,惯会争功诿过,完全不匹配他北平右卫指挥使的位置。
这边朱棣在观察北平文武,而北平文武也都在观察朱棣。
朱棣的大名在北平,那早就是人人都听过,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他都能给你即兴说上一段“燕王殿下千里单骑救红颜”的故事!
而对此感受最深的,还是这些武将,他们比文官更加知道,朱棣在军中堪称恐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对于以后应该如何与这位燕王殿下相处,一众武将其实也很头疼。
因为名义上,他们都需要接受燕王的节制,但燕王要真正统领他们的话又必须是在战时。
如果,这燕王殿下和北平都司都指挥使张玉大人相处融洽的话,各卫所的指挥使日子可能还好过一点。
但是,一旦他们之间有了龌龊或者矛盾的话,卫所指挥使日子就难过了,搞不好就得受夹板气,两头受罪了。
所以,很多武将都在关注着朱棣与张玉之间的关系。
据小道消息传说,当年张玉大人就是被燕王给逼降的,两人之间很难说没有矛盾。
而事情的发展却让一众武将们满头雾水了,朱棣与张玉之间言笑晏晏,互相都对对方展示了足够的尊重。
这什么情况?燕王殿下和张玉大人之间居然其实并没有矛盾吗?
而这一情况,也落入了在场的一些有心人眼中。
当宴会热热闹闹的结束之后不久,就有骑士在夜间叫开城门,连夜朝着京师而去。
而这一切,朱棣都是知道的,但他却根本不在意。
这个时候,就在他新王府的书房里,他真正班底此刻却是一个都不少的全部到了。
武将有霍去病、赵云、张武、朱能,还有经过了考验的阿鲁温沙,至于托里木,现在还在草原上愉快的当着他的马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