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有些想不通这事。
“那倒不至于,咱们这位陛下,虽然不是什么都知道,但很多事还是瞒不过他的。”
诸亮对于朱元璋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敬意,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与他有关的可能只有眼前的朱棣了。
朱棣低着头消化了一会这些消息,新的疑问又出来了。
“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就算老狐狸造反成功,他凭什么能坐上龙骑?”
这才是朱棣一直不太相信胡惟庸会造反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哪怕胡惟庸刺杀朱元璋成功,控制了整个京师,覆灭也是必然的。
“也许不是他要坐龙椅呢?”
诸亮看向朱棣的眼神多了些其他的意味。
朱棣心里苦笑,只能假装没看懂他的眼神。
“不是他坐?那会是谁?”
“那谁能猜到?王爷你的弟弟就有十几个……谁坐那个位置其实都合理!”
诸亮没有放弃,继续试探。
“算了,诸亮,你也别试探我了,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咱们之间不用如此遮遮掩掩!”
朱棣干脆就挑明了,懒得听诸亮继续试探。
“咳咳……”诸亮干咳两声,然后脸色一怔。
“王爷,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朱棣不置可否。
“火上浇油,推波助澜,黄雀在后,取而代之……”
诸亮一连用了四个成语,就说清了自己的建议。
所谓火上浇油和推波助澜主要是针对胡惟庸,让胡惟庸不得不铤而走险。
而黄雀在后和取而代之的意思,自然也就不言而明了。
“你觉得我们能成功吗?”朱棣面无表情。
“亮觉得,加上王爷的武力,成功的可能超过了六成!”
听了诸亮的话,朱棣依旧没有动容。
“最坏的打算有吗?”
“最坏的打算不过也就是王爷逃亡塞外,另起炉灶!”
诸亮眼神灼灼的看着朱棣。
朱棣沉默了很久,当他再开口时却给诸亮泼了一盆凉水。
“此事就此打住吧,认真把事做好,掀翻了老狐狸胡惟庸和他的一杆党羽之后我就离开京师!”
诸亮一滞,然后点点头,表情居然显得有些释然。
“我多提一个要求……”
想了想,朱棣又说道。
“秘密抽调一批最忠心的锦衣卫,化明为暗,重新打造一套单独的谍报系统……”
“记住,是秘密抽调!”
朱棣的语气异常严肃。
“王爷放心,亮早已经在做此事了,抽调了七百五十九位校尉,单独组建了暗卫……”
“这部分人已经除籍了,不管是兵部还是五军都督府都没有了他们的信息……”
“而且,他们中有家人的,也已经分期分配悄悄送往了北平!
诸亮这番话,让朱棣有些郁闷了,这诸葛亮在历史上,应该不是这种使劲撺掇主公造反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