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他们惹不起,贵霜也惹不起。
想活下去,就要有些手段。
恰好,贵霜帝国的建立者,也曾是月氏的一个分支,有些香火情在。
ps:贵霜是公元30年左右出现的,本书中提前了时间线,让欧亚四大强国有对攻的机会,大佬悉知。
是由逃亡的贵霜翕侯部落逃往西方,建立的政权,并在此地发展壮大,随着它消灭了一个又一个部落,大月氏终于在此地完成了统一,随后贵霜王朝建立并且不断的强大,其不断的像四方扩张,最终形成了强大的贵霜帝国。
其领地是跨越多个国家的,如今的伊朗,恒河,锡尔河,葱岭,还有纳巴达河,阿富汗,塔吉克斯坦都是贵霜帝国的领地,被称为欧亚大陆四大强国之一。
随着月氏王的安排,两支使臣通往了各自需要去的地方。
让刚刚平静下来的大陆,陷入了纷争。
当贵霜与大汉相争,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贵霜人
长安,史玉回来了。
阔别多年的长安,随着他平定了南方,终于回来了。
刘进先是封赏了史玉,随后就让史玉先回去与亲人团聚了。
当长安百姓得知南方已经平定,西域也已经全境纳入大汉版图以后,一种名为骄傲的气质,在汉境百姓之中弥漫。
长安本就随着各方商队的到来,有着万邦来朝之势,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此前被匈奴,等游牧民族侵扰,受尽了苦头。
此时得知这个消息,一个个都是昂首挺胸,以前那些看起来奇怪的人种,在他们面前也高傲不起来了。
甚至长安百姓对于这些人有着天然的优越感。
西市各处,商贾林立,不知道多少胡商在这里扎根,刘进有感于这些人常驻在长安,特意划分了一个区域,安置这些外邦之人,当然这与后世的租界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租界那是丧权辱国的体现,而这个区域划分则是刘进要对这些外邦人有着进一步的管控而设立。
其职权,意义都不一样。
谁说外邦人可以在大汉高人一等?有特权?
久而久之,长安日益繁华,甚至有不少的外邦人士,入了汉籍,当你在长安的街头看到一个说着流利陕西话的蓝眼珠子人或者是黄头发的人,不要奇怪。
没准他也是汉人。
尤其是一句老乡干啥捏!
能让你彻底的相信他是汉人。
只是,人多就会衍生出各种的问题。
转眼过了一年的时间,此时正是冬春交接之时,上元节。
大傩仪式正在筹备。
今年,刘进有些思乡了。
特意把花灯这一概念提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售卖花灯的人。
有文人学子,或是学院学生,提笔执词,也有当朝大夫在街头宫闱写上几首汉赋。
制作花灯,售卖花灯,或者是写上几首汉赋成了今年长安的主流、
之所以风靡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太子殿下喜欢。
要是几年前这等行为叫做媚上,而现在则是丰富百姓们的业余生活。
究其原因,还是百姓能吃饱了。
一处小店,专门是给人做家具的小店。
店主刚想收市,去街上看花灯,据说今日宫门之外,有大灯!
就看到了一位神情严肃的人进了小店。
老板陪着笑:“客,有事儿可明日再来。”
来人虎着脸:
“为何?送上门的生意不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