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箐箐以前在车间看皮带,冬天高大的厂房特别冷,又不能一直躲在休息室烤火,所以大家都是轮流互相帮忙,你帮我看一会儿,我帮你看一会儿。
她知道杨春娟回去后就要看皮带,别人帮忙看了这么久,她回去当然要给别人一起看,所以烤热了再走,其次她还想问问春娟,她妈还有没有再问难她,毕竟春娟可把奖金都给了。
“我妈现在不说啥了,我三弟等过完年,打算跟我一起去卖货。不过我大嫂倒是暗示了不少。”
“你大嫂?”池箐箐搜索了一下记忆,有个大概印象。
“她这些日子在我面前,动不动就说县城的幼儿园好,县城的小学也好,说我大侄子多聪明,只要进个好学校,绝对是块读书的料。
她念道好几次了,我没做声,她还当着我妈的面念叨,还好我妈没吭声,不然又得吵架。”
池箐箐思索了一下,这是春娟自己的事,她不能做主,“春娟,读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从幼儿园到初中那得十二年,他们如果要送孩子在县城读书,那必然要住在你房子里,房子一借十几年,你一定要想清楚,十几年新房子也变成老房子了。”
“我知道,这个忙我帮不了。如果是借点钱,偶尔因为有点事借住一晚,我绝对同意,但我自己的新房子,我还没住呢,他们搬进去,合着我给他们打工呢,所以不可能。
侄子又不是我儿子,谁的孩子谁养,有多大能耐吃多大碗饭,县城教育好,那市里教育更好,他们自己想办法送儿子去啊,我只是个姑姑,又不是亲妈。”
听到这话池箐箐放下心了,杨春娟跟她接触这两年,已经格外清醒了,不像现在的姑娘,脑子里还是被家庭洗脑,要给娘家奉献一生的观念。
“行,我走了。”
“拿个烤红薯,捂在手里走在路上也暖和,多拿几个,给帮你看皮带的人也给一个。”
“那行,我不跟你客气。”
杨春娟找来报纸,装了三个烤红薯,捂在手里走了。
张秀兰听到杨春娟打招呼走了,又让她装了一袋子肉丸子上岗位吃,然后跟女儿聊了起来,得知杨春娟大哥一家还想让杨春娟让出房子,他们好带着孩子在县城读书。
张秀兰也不赞同的皱眉,“这读书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小学初中就要九年,再带上幼儿园十几年过去了,春娟的新房子让他们住十几年?要我说她这嫂子咋好意思说这话,提都不该提?”
“可不咋地,还好我问了春娟,她脑子清醒。她说谁的孩子谁养,她又不是侄子的爹妈,市里的学校更好,她大哥大嫂有多大能耐使多大劲,她不会帮的。”
“那就好,我怕那姑娘抹不开面子,就答应下来。”
张秀兰和女儿的对话,被杨金英全都听进去了,她心里一下子烦躁起来,炸丸子的时候没注意,一个大油点子蹦上来,把手背烫了好几个大水泡。
最后张秀兰赶忙让她用凉水冲手,又把针烧了烧,把水泡挑破,给涂上烫伤膏。
“金英,没事吧,让你来帮忙还把你手烫了,这你说弄的。”张秀兰挺愧疚的,她炸丸子总是烫手,所以才喊了杨金英帮忙,结果自己没事,帮忙的人被烫了。
“嫂子,这不怪你,刚才我听你们说话,想起家里的破事,心里烦躁一下子走神了。”
“想起你丈夫家的那个侄女。”
张秀兰一听就知道,杨金英为啥烦,这些年她也就为婆家亲戚烦。
“我丈夫家那侄女,今年初三了,成绩不咋地,可是人家心气高,说了要考中专卫校,考不上就复读。嫂子你说烦不烦,她那成绩别说中专,高中都考不上,还想考中专,做梦呢吧。
她上初三,家里好吃的都要先紧着她吃,因为她读书累要补身体,那我儿子也读书呢,凭啥只给她补,我但凡没对她最好,我婆婆就说难听话,好像我虐待她孙女似的。
不光如此她还偷偷出去打电话,给她爸妈告状,然后她爸妈就来我家,打着看老人看孩子的旗号,其实是来教训我丈夫,那意思就是我没照顾好他家姑娘,他也不管管我。
这种祖宗,我忍了好几年了,好不容易盼到她读初三了,想着读完书就滚蛋,现在倒好,要考中专,那她要是一直考不上,我家日子还过不过了。”
杨金英一口气把事情说完,心里舒坦多了。
杨金英家的事,也是陈年旧事了,这个侄女也是借住多年,池箐箐问过,从来没给过生活费,就因为杨金英丈夫的大哥,认为自己把工作让给了二弟,所以他没当工人,二弟就该用一辈子感激他的恩德。
其实明明是他在外面偷东西被抓,就算他不让,他父亲的工作也轮不到他顶职,龙泉矿压根不会要他,但人家不这么想,人家一直认为是自己让给了二弟,二弟全家都要对他们感恩戴德。
“这日子过得憋屈,气人。”
杨金英拼命点头,“箐箐,就是这样,我以为好不容易熬出头了,谁知道那小丫头又来这一招,你是不知道,她对她父母说自己学习可好了,将来她考不上中专,我老公的大哥大嫂恐怕都会把事情怪罪到我头上,认为是我没好好照顾孩子。
你们等着看,六月份中考,她考不好的话,肯定会赖给我家,要么是没休息好,要么是没吃好,反正她不会承认自己没好好读书的。”
“到时候考不好复读,如果再考不好再复读,这姑娘爸妈又不用养孩子,姑娘丢在你家你好吃好喝的伺候,养大了找个工作或者找个婆家把人嫁了,然后人家回头还说你这个做婶婶的不尽心。”
杨金英一听,激动地一拍大腿,“对,箐箐说的太对了,可不就是这样。”
“这样下去可不行,你家老大也长大了,总不能一直睡客厅啊,等彤彤也长大了,就要和你们夫妻分床,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你往哪安。”
张秀兰一语道破杨金英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