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么……
许青之前确实没想过这些,如今听朱标这么一说,也觉得应天的确不适合做大明的京都了,尽管它六朝古都,尽管它风景宜人。
“标儿,你以为何地可做大明国都?”
毕竟朱标是未来的国君,在这件事上,他有绝对的发言权。
朱标想了想,“有两处可作为大明国都,
其一,西安;
其二,北平!”
许青微微点头,“你觉得哪里更合适?”
“北平!”
“理由呢?”
朱标道,“理由很简单啊!现在的大明,北平才是位于中枢之地,随着辽东的建设,以及大兴安岭、西伯利亚持续扩张,大明版图越来越大,
同时,人口也越来越多,未来少不得要让百姓往北方迁移,而应天太靠南了,如若仍以此为京都,恐怕鞭长莫及啊!
不过……”
“哎?但说无妨。”许青摆了摆手,“跟干爹还有什么顾忌?”
朱标点了点头,“迁都可太费钱了,而且北平相较于江南,无论是繁华程度,还是气候,都差了不止一筹,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勋贵,还是文臣武将几乎全是南方人,让他们去人生地不熟的北平,势必不情愿。”
“说的很好。”许青赞了一声。
历史上,永乐迁都北平一方面是他的根底就在那里,另一方面就是守护国门了,不过如今的大明,北平已经不再是国门了,因为已经打出去了。
诚然,天子守国门可歌可颂,但对一个国家而言,这并非是上等良策。
天子坐镇中枢,统筹全局才是上上之选。
而如今的中枢,正是北平!
许青欣然道,“其实你大可向你父皇说明,这些你看得到,他又岂会不明白,不过正如你所说,迁都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光是基础,就是一个大工程,需提前布局。”
朱标欣喜道,“这么说,干爹你也赞同迁都啦?”
“嗯。”
许青笑呵呵地摸了摸小家伙儿的头,欣慰道,“你很不错,未来也一定是个有为之君。”
“嗯,我一定不辜负干爹的期望。”朱标重重地点了一下脑袋。
接着又道,“那…我这算是过关了吗?”
“……算,一会儿跟干爹一条船便是。”
“谢谢干爹。”
~~~
船只轻轻划过,留下波纹荡漾,阳光给湖水镀了层金黄,湖水泛着微波,布灵布灵。
微风轻拂脸颊,轻松惬意。
子衿抚琴,琴声舒缓悠扬,悦耳动听,许青躺在甲板上,望着湛蓝天空,人都醉了。
心里的担子终于可以彻底放下了,他的嘴角漾起笑意,如那西湖水波。
崽子们叽叽喳喳,些许吵闹,却十分好听,比子衿那高超的琴技还要悦耳。
下半辈子,娇妻美妾、儿女绕膝、尽享天伦。
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还有过命的兄弟……
值了,这辈子值了。
…………
西湖、雷峰塔、断桥、灵隐寺……欢声不停、笑语不断。
这一番游玩,当真是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