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静静听着,越听眉头皱的越深。
吏部尚书最先发难,“下官反对!”
“下官也反对,长青王此策万不可行。”吏部左右侍郎先后出班。
紧接着,礼部、刑部、都察院、给事中们也相继出班反对。
许青并不觉得意外,甚至还觉得反对的人不够多。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样激进的国策,文臣应该全部反对才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正如朱元璋昨日说的那般,至少兵部、工部、户部的高官没有发声。
许青细细一品,顿时明白了这其中的道道。
银行一旦开办,户部是最大的受益者,毕竟是财政机构,肯定是要交给他们来打理。
而工部也有不反对的理由,这个部门主要搞的是国家建设,想要大搞基建,就离不开银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部门息息相关。
吏部反对声最是强烈,因为银行会极大程度的提高户部的权势,会威胁到身为六部之首吏部的地位。
想明白这些,许青暗叹:到底是自己高看了这些文臣,归根结底还是权力的角逐最重要,其次才是江山、百姓。
朱元璋也不急,饶有兴趣地聆听着群臣的反对声,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好似一切与他无关。
直到群臣说累了,那股子锐气也散了,他这才开口。
“开办银行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
说罢,直接起身,“散朝!”
也不待百官行礼,直接走出大殿。
群臣呆愣良久,才从朱元璋的话中听出意思。
从长计议的意思是,事儿要办,但得经过再三思虑后才能实施。
回过味儿来的群臣,顿时骚动起来,但朱元璋已经走了,他们也只能将火力集中在许青身上。
众人一脸不满地看向许青所在的位置,却悲愤的发现,许青也跑了。
……
许青趁乱溜出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上了小轿,“快,回府。”
轿夫哪敢怠慢,当即抬起轿子就往回赶。
等到群臣追出来时,许青早已扬长而去。
王府。
许青朝管家嘱咐道,“这几天不见客,不管是尚书还是侍郎,统统不见。”
“是,王爷,小人记下了。”
许青又瞅了眼外面,这才走向后院。
银行的概念确实太超前了些,得给他们时间接受。
这事儿也不是说一天两天就能办好,让他们提前有个准备,到实施的时候反对声也会小很多。
银行顺利开办后,大明走向工业化的速度会骤然上升。
到时候,大明就要迈向统治全球的阶段了。
在这时代,全世界一多半的国家,都还未进入农耕时代,大明就却已走向了工业革命,毫不夸张的说,完全是降维打击。
他们拿什么跟大明对抗?!
当然,文臣并不这么想,他们还秉承着天朝上国、有容乃大的理念,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才是他们的理想追求。
他们不会理解,许青也不需要他们能理解,事实会证明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