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闷了一阵儿,许青收拾心情,开始着手规划一下大明未来的发展路线。
工业化已经势不可挡,随着海商的持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但想要加快速度,朝廷就必须要从中引导。
不过朝廷也不可能一直按照这个方法扶持下去,倒不是财力不够,而是一直那样的话,会引起百姓的心理不平衡。
朝廷必须化主动为被动,让百姓自己主动创业,而朝廷只需给他们援助资金。
这一来,可以省好多事,也不会让人引起不满情绪。
“是办一个扶持基金会好呢,还是直接开银行好呢……”
许青靠在椅子上,一手摩挲着下巴,另一只手敲打着桌面,不知如何取舍。
思虑再三,许青还是决定一步到位直接开银行。
相对来说,银行的难度更大些,但相应的,好处也更大。
随着开海的持续利好,百姓的余钱也会越来越多,要是把这些散碎的钱全部集中在朝廷手中,那能办的事儿可就多了。
只是这时代不同于后世,百姓对于朝廷敬畏大过信任,甚至大多数百姓都不信任朝廷。
想要百姓心甘情愿地将银子存在朝廷开的银行,首先要获得他们的信任。
“如何获得他们的信任呢?”
许青下巴都快揉秃噜皮了,还是没想出来。
这时,子衿走来,怯怯道,“夫君,刚才是妾不对……”
许青摆了摆手,苦笑道,“算了,我也不是气你。”
顿了顿,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她听,“你冰雪聪明,可有对策?”
“银行……”
子衿仔细咀嚼了一下这个名词,叹服道,“夫君这个想法真是新奇,不过若按照夫君的设想发展,的的确确能让大明更加强大。”
“至于获得百姓信任嘛……也不难,给他们些利息就是了。”
许青笑道:“利息是肯定要给的,但问题是如何让人相信朝廷会给他们利息。”
子衿蹙了蹙眉,突然眼前一亮,“夫君,当时咱在杭州开怡情楼时,你不是用过打…打……”
“打广告。”
“对,就是打广告。”
子衿道,“只要能吸引一小波人,待到这些人得到实惠,后面的事儿就好办了,甚至可以直接让人宣传已经得了好处。”
“你的意思是…请托?”
子衿一滞,疑惑道,“啥是托啊?”
“虚假宣传就是托。”许青笑着道,“不过你这个提议倒是不错,可以一试。”
子衿迟疑道,“可是夫君…这样做也有坏处。”
“嗯,说来听听。”
子衿左右扫了一眼,见无旁人,这才低声道,“万一以后……大明气数到了尽头,朝廷拿不出钱偿还,那岂不是要……夫君你也会成为罪人。”
关乎夫君身后名,子衿异常慎重。
“真要有那一天也无妨,王朝都要覆灭了,还在乎这些作甚?”
许青不以为然,想起历史上崇祯穷得叮当响,仗都打不起了,那些地主富绅个个脑满肠肥,却一毛不拔。
最终李自成进关,一顿大棒下去,仅京城一地,就搜刮了数千万两白银。
要是这些人能将钱捐出来,大明也不至于走向灭亡。
王朝走向终结,受苦的往往是百姓,国家强盛,百姓才能过得好。
合则两利,分则两弊,而银行正好可以将双方的利益捆绑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