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最终如愿坐上了去苏州的蒸汽船,小家伙儿开心得不行,在船上大嚎大叫,似是要将这些时日整日上朝的烦闷全部发泄出来。
“怎么?”许青笑问道,“当‘皇帝’不好玩儿吗?”
“一点都不好玩儿。”朱标愤懑道,“自从干爹不上朝后,群臣的事儿是越来越多了,啥都要管。”
许青好奇道,“他们管你什么?”
“比如我不能称我,要称孤,还有,在龙椅上要坐得端正,说话不能粗鄙,得听得进臣子谏言……”
朱标郁闷道,“父皇在朝堂上称‘咱’他们屁都不敢放,骂娘也是经常的事儿,也不见他们说什么,分明就是欺负我年纪小。”
许青点点头,“这群文官就不能惯着。”
“对对对。”这话说到了朱标的心坎儿里,小家伙握着拳头道,“母后也这么说,遇到过分的就打他板子。”
许青颔首道,“皇后娘娘英明。”
有明一朝,除了太祖成祖之外,文官集团的话语权一直都很大,尤其到中后期,文官权柄之大,简直骇人听闻,甚至已经威胁到了皇权的地步。
土木堡之变后,勋贵集团损失惨重,再也压制不住文臣,自此以文制武成了常态。
虽说文臣中出现了像于谦这样的军事天才,但就制度而言并非好事。
因为自那时起,话语权就牢牢掌握在了文臣的手中,不管谁做武将,都是文臣说了算。
文臣的权力无与伦比,其代表人物:杨廷和、张居正。
这两人在在职期间,权柄一度盖过了皇帝。
武宗无子嗣,杨廷和身为外臣,却一手参与了立新君,更牛的是他还要逼迫嘉靖认孝宗当爹,虽然最终老杨没斗得过嘉靖,但也足以证明首辅大学士的权柄之大。
至于张居正那就更牛了,可以说在万历登基的前十年,张居正就是皇帝,除了没穿龙袍,跟皇帝没什么两样。
万历后面二十多年不上朝,张居正占主要原因。
倒不是说这两人是奸臣,事实上他们干得都不错,但文臣权力太大,与江山社稷而言并非好事。
有人说明朝亡于党争,也有人说明朝亡于土地兼并,许青觉得二者皆有,但前者的责任更大。
明末要不是那群文臣扯皮,清朝根本就打不进来。
要不然,崇祯临死前也不会喊出那句:“文官皆可杀!”
不过就目前而言,文臣在武将面前仍是个弟弟。
现在之所以如此活跃,一是朱元璋不在,二是武将不在,三是许青这个手握重权的异姓王也被皇后勒令不能上朝。
基于这几种原因,文臣们这才开始放肆起来。
杀星皇帝出去打仗去了,现在坐在龙椅上是个四岁多的孩童,此等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自然不愿放过。
一步步影响太子,让大明未来的皇帝成为他们眼中的好皇帝,成为圣人之学中的模范皇帝。
其心可诛!
许青对圣人之学没有偏见,但对打着圣人之学的幌子,死搬硬套用来施政的文臣很有意见。
尤其是他们明明在做坏事,却觉得自己一心为国,甚至常常自我感动,实在可恨的紧。
许青不好把话说的太明,只是道,“文臣口中的圣人所处的时代,跟咱大明现在的情况根本不一样。